百词典

《六言乐语》

时间: 2025-05-02 19:44:08

诗句

桃园未必无杏,银矿终须有铅。

荇带岂能拦浪,藕花却解留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4:08

原文展示:

桃园未必无杏,
银矿终须有铅。
荇带岂能拦浪,
藕花却解留莲。

白话文翻译:

桃园中未必没有杏树,
银矿中最终也会有铅。
浮萍怎么能阻挡波浪,
藕花却能够留住莲。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园:指桃树种植的地方,象征着美好与富饶。
  • :杏树,常与桃树并列,代表了美好事物的多样性。
  • 银矿:指开采银子的矿山,象征财富,但也暗示其中的复杂性。
  • :重金属,常与银矿共存,象征事物的阴暗面。
  • 荇带:水生植物,象征浮动不定的事物。
  • 拦浪:阻止波浪,暗喻无法抑制的自然力量。
  • 藕花:莲藕的花,象征清雅与美好。
  • 留莲:保留莲花,暗喻美好的事物能够持久存在。

典故解析:

  • 此诗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与现实之间矛盾关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词风豪放,诗风多样,兼具文人雅趣与民间风情。在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后,他的作品更加体现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背景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以及个人生活的多舛。诗中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六言乐语》是苏轼在诗歌创作中的一篇典型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提到桃园与杏树,暗示在一片美好的环境中,并非所有美好事物都能独立存在。接着提到银矿与铅,暗示财富的背后常伴随着隐患与阴暗面,表达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后两句通过浮萍与莲花的比喻,表达出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坚持,显示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练而富有深意,每一句都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苏轼诗歌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比与象征,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事情本质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他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园未必无杏:桃园并非只有桃树,也可能有其他美好事物,暗示丰富多样的可能性。
  2. 银矿终须有铅:银矿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铅,象征财富的不完美与潜在风险。
  3. 荇带岂能拦浪:浮萍无法阻挡波浪,说明自然力量的强大,暗喻人类的渺小。
  4. 藕花却解留莲:藕花能够保留莲花,象征美好事物的坚持与传承。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桃园与银矿的对比,展现美好与现实的矛盾。
  • 比喻:荇带、藕花的比喻使得诗歌意象更加生动,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美好与现实”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他认为美好事物虽多,但在现实中往往难以独立存在,生活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园:象征美好与富饶的环境。
  • 银矿:代表财富,暗示复杂与风险。
  • 荇带:象征浮动不定的事物,代表生活的不可预测性。
  • 藕花:象征清雅与美好,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与富饶
    • C. 自然力量
      答案:B
  2. “银矿终须有铅”这句的含义是?

    • A. 只有银矿没有铅
    • B. 财富中常伴有隐患
    • C. 银矿是美好的
      答案:B
  3. 荇带与藕花的对比意图是什么?

    • A. 显示自然的美
    • B. 对比生命的坚持与浮动
    • C. 描述水生植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六言乐语》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苏轼更偏向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乱后行经吴御亭 春闺怨 法曲入破第一/法曲 寄张达道 守闸书事时已退居五首 及甫坐上分题赋洗竹得百字 风流子(海棠) 荆门道 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 到庐阜谒清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包含力的成语 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匆匆忙忙 俊悟 瓜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包含骨的成语 面目全非 嫁鸡逐鸡,嫁犬逐犬 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更始 虎口余生 晓光 屹然山立 展鞠 年丰时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