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6:12
昭君怨(悼亡)
作者:朱敦儒 〔宋代〕
胧月黄昏亭榭,
池上秋千初架。
燕子说春寒,
杏花残。
泪断愁肠难断,
往事总成幽怨。
幽怨几时休,
泪还流。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朦胧的月光洒在亭子上,秋千刚刚架好,燕子在低语春天的寒意,杏花已然凋谢。诗人感叹往日的美好,如今泪水止不住,愁肠难以割断。往事已成幽怨,这种幽怨何时才能结束,泪水依然流淌。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昭君怨(悼亡)》是在诗人经历了个人生活的重大变故后写成,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难以释怀的情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伤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昭君怨(悼亡)》是一首充满浓厚愁苦气息的诗作,整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开头“胧月黄昏亭榭”,勾勒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黄昏场景,这不仅为后面的情感渲染提供了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接下来的“池上秋千初架”,则通过秋千的描写,唤起了诗人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
“燕子说春寒,杏花残”,这里的燕子与杏花构成了对比,燕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杏花的凋零则代表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泪断愁肠难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难以自拔的痛苦。
全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沉,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幽怨几时休,泪还流”,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极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与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胧月”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光
B. 朦胧的月光
C. 黑暗的夜晚
答案:B
“泪断愁肠难断”中的“愁肠”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心情
B. 忧愁的心情
C. 生气的心情
答案:B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拟人
C. 排比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朱敦儒的《昭君怨(悼亡)》更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前者是对家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逝去爱情的悼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