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瀛台》

时间: 2025-05-07 09:47:00

诗句

此地无山喜有台,南瞻北眺两宜哉。

衰翁无事日倾倒,佳客何人时一来。

孤鹤飞鸣知我在,征鸿嘹唳为谁哀。

老来万事如归宿,不为忧愁强把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7:00

原文展示:

九日登瀛台 家铉翁 〔宋代〕 此地无山喜有台,南瞻北眺两宜哉。 衰翁无事日倾倒,佳客何人时一来。 孤鹤飞鸣知我在,征鸿嘹唳为谁哀。 老来万事如归宿,不为忧愁强把杯。

白话文翻译:

这个地方没有山,但有台子,南望北看都很合适。 我这个衰弱的老人,没事就整天倒在这里,不知哪位佳客会时不时来访。 孤独的鹤飞过,鸣叫着,似乎知道我在这里,远行的雁子高声哀鸣,是为了谁而哀伤呢? 老了以后,万事都像是归宿,不再为了忧愁而勉强自己喝酒。

注释:

  • 瀛台:指高台,可能是一个观景台。
  • 衰翁:指年老体衰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倾倒:这里指倾心、沉醉。
  • 孤鹤飞鸣:孤鹤的飞翔和鸣叫,象征孤独和自由。
  • 征鸿嘹唳:远行的雁子高声哀鸣,象征离别和哀伤。
  • 老来万事如归宿:老了以后,一切事情都像是命中注定,不再强求。

诗词背景:

家铉翁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日登瀛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晚年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淡泊的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晚年的感慨。首句“此地无山喜有台”,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瀛台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台的喜爱。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衰翁无事日倾倒”和“孤鹤飞鸣知我在”等句,描绘了作者孤独而又超然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老来万事如归宿,不为忧愁强把杯”,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晚年的淡泊和超脱,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心态。

诗词解析:

  • 首句“此地无山喜有台”,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瀛台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台的喜爱。
  • “衰翁无事日倾倒”,描绘了作者孤独而又超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 “孤鹤飞鸣知我在”,通过孤鹤的飞翔和鸣叫,象征孤独和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 “老来万事如归宿”,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晚年的淡泊和超脱,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心态。

修辞手法:

  • 对比:首句通过对比“无山”和“有台”,突出了瀛台的重要性。
  • 象征:孤鹤和征鸿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了孤独和哀伤。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南瞻北眺”和“衰翁无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晚年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心态,即超脱和淡泊。

意象分析:

  • 瀛台:高台,象征观景和思考的地方。
  • 孤鹤:象征孤独和自由。
  • 征鸿:象征离别和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瀛台”是指什么? A. 高山 B. 高台 C. 海洋 D. 宫殿

  2. 诗中的“衰翁”是指谁? A. 作者的朋友 B. 作者自己 C. 一个老人 D. 一个年轻人

  3. 诗中的“孤鹤飞鸣”象征什么? A. 孤独和自由 B. 快乐和自由 C. 孤独和悲伤 D. 快乐和悲伤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家铉翁的《九日登瀛台》: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家铉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家铉翁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陪卢使君登楼送方巨之还京 同颜使君真卿、李侍御萼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 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书阁即侍御所创) 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寻陆鸿渐不遇 贻李汤 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一作赠柳先生) 郑容全成蛟形木机歌 暗思联句 送还本上人游江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轻细 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君命无二 鼻字旁的字 眼饱 糸字旁的字 圭璋特达 鼓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万古常新 鲠骨 鱼龙阵 始末根由 提奖后辈 舍短用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