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33
满庭芳 春日,雨中同田子纶、谢方山过邻寺看花分赋。时有寺僧,能诗善字,谈久,坐月而归
作者: 宋荦 〔清代〕
雨做清愁,人添羁恨,几处花放春城。
招寻初地,修竹倚茅楹。
千叶桃花灼灼,苔墙上薜荔抽萌。
开樽好邻园灌木,百啭听流莺。
移情。当此日,山僧乍遇,人淡诗清。
更书同颠米,笔阵纵横。
向夕花前小住,狂歌发共掩柴荆。
天将霁朦胧片月,深殿一钟鸣。
春雨纷纷,带来清愁,人的心思也因此增添了忧愁,春城中几处花儿盛开。
在初春的地方,修竹倚靠在茅屋的檐下。
千朵桃花灼灼其华,苔藓墙上薜荔悄然萌发。
开酒樽,邻园的灌木,百转的鸣鸟声荡漾在耳边。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刚刚遇见山中僧人,人情淡泊,诗意清新。
更有同道之人,笔阵纵横,抒写诗句。
傍晚时分,在花前小住,狂歌声中掩映柴荆。
天将放晴,朦胧的月亮挂在空中,深院里一声钟鸣。
宋荦,清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笔力遒劲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深刻结合。
该诗作于春季,诗人在雨中与友人游览寺庙,欣赏花卉,借以抒发心中情感,表达对春日美景的感慨和对人情的思考。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细雨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愁绪,展现了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开篇通过“雨做清愁”引入,雨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情感的载体,增添了春日的柔情与惆怅。
接着,诗人通过对花卉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桃花的灼灼和薜荔的萌发,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重生。尤其是“百啭听流莺”,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鸟鸣,增添了诗的动感。
在与山僧的相遇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淡泊,恰似春日的清风,带走了心中的烦恼。最后,诗人以“天将霁”结束,既有对未来美好的期望,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宁静。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修竹”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高洁
B. 悲伤与愁苦
C. 繁华与美丽
“百啭听流莺”的意思是什么?
A. 鸟儿的鸣叫声动听
B. 鸟儿在飞翔
C. 鸟儿在歌唱
诗中“天将霁朦胧片月”表达了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内心的烦恼
C. 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