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57
原文展示:
东风雪风度清淮,
淮边野梅撩乱开。
想君此时驻征骑,
题诗折花思悠哉。
缄封千里到此地,
桃杏芳意都未回。
岭头奇艳忽照眼,
不待驿使传枝来。
清香满把愧佳赠,
欲赋民敢空衔杯。
白话文翻译:
东风与雪风交织,清风吹拂淮水之边,
河岸野梅纷纷开放,争奇斗艳。
我想你此时正驻足于征途,
不禁题诗折花,思绪悠然。
千里之外的信件已封好寄出,
桃花和杏花的芳香都尚未回归。
山岭之上,奇丽的花朵突然映入眼帘,
不必等驿使传来枝头的消息。
满把清香让我羞愧于赠送的佳品,
我想作诗,却又不敢空手举杯。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清淮:指清澈的淮水,象征自然的美丽。
- 撩乱开:形容梅花绽放得纷繁美丽。
- 驻征骑:指在征途上停留的骑士,暗指思念之人。
- 缄封千里:指写信寄远,表达思念之情。
- 桃杏:指桃花和杏花,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岭头奇艳:指山岭上的花朵,形容它们的娇艳夺目。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在寒冬中盛开,代表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 桃杏:桃和杏是春天的代表花卉,常用来象征青春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答辛子庄惠梅花之什》写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在清淮边盛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以“东风雪风度清淮”引入,展现了春风与雪相互交织的独特景象,给人一种温暖与生机并存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在淮水旁争相开放的情景,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繁华。
在思念之情的渲染上,诗人通过“想君此时驻征骑”的表达,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千里之外的信件,显示出他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以及那份思念的深情。最后,诗人以“清香满把愧佳赠”收束,既表现了梅花的芬芳,又流露出对友人的愧疚与珍重。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显示了诗人超凡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雪风度清淮:描绘春天的风与雪,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氛围。
- 淮边野梅撩乱开:梅花在淮水边盛开,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想君此时驻征骑: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想象他正在旅途上。
- 题诗折花思悠哉:在这种思念中,诗人写诗折花,流露出悠然的心情。
- 缄封千里到此地:表达写信寄给远方友人的情感。
- 桃杏芳意都未回:桃花和杏花的芳香尚未归来,暗示着春天的延续。
- 岭头奇艳忽照眼:山岭上的花突然映入眼帘,表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不待驿使传枝来:不需要驿使传递花枝,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直接感受。
- 清香满把愧佳赠:梅花的清香让人有愧于赠送的馈赠。
- 欲赋民敢空衔杯:想作诗却不敢空手举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愧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开放比作友人的思念。
- 拟人:将自然的景象赋予情感,使之生动。
- 对仗:整首诗语言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自然美的结合,诗人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感悟,显示出一种清新而高洁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东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清淮: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桃杏:象征青春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温暖
- C. 秋天的凉爽
- D. 夏天的炎热
-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是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的?
-
诗中提到的“桃杏芳意”未回,暗示了什么?
- A. 春天还未完全到来
- B. 友人未能回信
- C. 自然的美丽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其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孤高,表达了对困境的超越。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通过夜景与古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