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

时间: 2025-05-05 09:39:48

诗句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9:48

原文展示: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白话文翻译:

古人谢安在塸堤上,徒然只为美丽的词句装饰。
哪里比得上这茶瓯的姿态,连同那烟雾缭绕的颜色。
它的光辉映照在竹席上,韵味雅致如金罍旁。
即使是于阗国的君王,也未曾见过这样的茶具。

注释:

  • 谢塸堤:指的是谢安,他在塸堤上游玩,诗中提到他只是为了美丽的词句装饰。
  • 圭璧:指古代用作礼器的圭和璧,形容茶瓯的美丽。
  • 烟岚色:指茶水在蒸气中呈现的美丽色彩。
  • 光参筠席:光亮映照在竹席上,筠席指竹制的席子。
  • 韵雅金罍:金罍是盛酒的容器,形容茶瓯的优雅。
  • 于阗君:指于阗国的君王,暗指外族的君主未见过此物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赞誉。他的作品多描写茶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是对茶具的赞美,反映了唐代茶文化兴盛的背景。茶具不仅是饮茶的工具,更是艺术品,体现了文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茶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诗的开头提到了古人谢安,暗示着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往往停留在表面,只注重华丽的词句,而真正的美在于内涵和气质。接着,诗人以茶瓯为主题,描绘了它的优雅姿态和烟岚色彩,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诗中提到的“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不仅描绘了茶具的光辉,也反映了文人雅集时的氛围,表现出一种闲适、优雅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收尾,强调了茶瓯的独特与珍贵,即使是外族的王者也未曾见过,增强了茶具的价值感。整个诗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茶文化的推崇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古人谢安在塸堤上游玩,只是为了修饰华丽的词句。
  2.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哪里能比得上这茶瓯的姿态,连同那烟雾缭绕的色彩。
  3.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光辉照耀在竹席上,韵味雅致如金罍旁。
  4.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即使是于阗国的君王,也未曾见过这样的茶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瓯比作圭璧,强调其美。
  • 对仗:如“光参筠席”和“韵雅金罍”,形成对称美。
  • 夸张:暗示茶瓯之美超乎寻常。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茶瓯之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生活艺术的尊重和追求,强调内在的雅致与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瓯:象征生活的雅趣与艺术,反映文人对茶道的重视。
  • 烟岚色:象征自然的朦胧美,传达了饮茶时的意境。
  • 筠席、金罍:象征文人雅集的氛围,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陆龟蒙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圭璧”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茶叶
    • B) 茶具
    • C) 酒器
    • D) 书法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自豪
    • C) 珍贵
    • D) 忧伤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 - 白居易
  • 《夜泊牛斗星》 - 李白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茶瓯》与白居易的《饮茶歌》都涉及茶文化,但陆龟蒙更注重茶具的艺术性,而白居易则强调饮茶的情趣与乐趣。两者在主题上虽相通,但风格迥异,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

相关查询

即事二首 徐潭即事二首 又和八首 用厚后弟强甫韵 杂咏一百首·田横 悼阿驹七首 送郑倅子善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古宫词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热热闹闹 筒簟 老朽无能 酒后之勇 击辕之歌 包含混的词语有哪些 扞格不入 喜色 白朱砂 衣字旁的字 玉剪 包含罂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断简残编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