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闲吟》

时间: 2025-05-07 07:02:34

诗句

闲吟料得三更尽,始把孤灯背竹窗。

一夜西风高浪起,不教归梦过寒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34

原文展示:

闲吟料得三更尽,
始把孤灯背竹窗。
一夜西风高浪起,
不教归梦过寒江。

白话文翻译:

我在夜深时分,估计已经过了三更,
这时才把孤独的灯光,背对着竹窗点亮。
一夜的西风呼啸,激起了滔滔浪潮,
不让我在寒冷的江水上,安然入梦归家。

注释:

  • 闲吟:在闲暇时吟唱,表示一种轻松的状态。
  • 三更:古时指夜间的时间,三更是指夜深时分。
  • 孤灯:孤独的灯,象征着独自一人,增添了诗的寂寞感。
  • 背竹窗:把灯光背对着竹窗,表示隐秘或自我封闭的状态。
  • 西风:秋冬季节的风,通常带有寒意。
  • 高浪:象征波涛汹涌,可能暗指心中的激荡。
  • 归梦过寒江:归梦是指回家的梦想,寒江则暗示了寒冷的环境。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西风”常常在古诗中象征凋零、孤独和不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他的作品多涉及隐逸、山水以及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闲吟》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思绪飘荡于夜色之中。在孤独的环境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己的状态,也流露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歌鉴赏:

《闲吟》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归属感的追求。诗中的“闲吟”二字,不仅是诗人吟唱的动作,更是他心灵的呐喊。夜深人静时分,孤灯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中的“西风高浪”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映成趣。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构建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空间。西风和高浪的意象相互交织,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归梦的渴望。最后一句“不教归梦过寒江”,不仅表达了对归家的无奈,也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吟料得三更尽:诗人推测夜已深,表达了他在夜晚孤吟的状态。
  2. 始把孤灯背竹窗:在如此深夜,才点亮孤灯,背对竹窗,暗示孤独和隐秘。
  3. 一夜西风高浪起:夜间西风呼啸,浪潮翻涌,象征着外部自然的激烈与内心的波动。
  4. 不教归梦过寒江:归家的梦被外界的环境所阻碍,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灯比作孤独,表达内心情感。
  • 拟人:西风与浪潮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例如“孤灯”和“竹窗”的对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和内心的激荡,展现了个人对归属和温暖的渴望。诗人在孤独中思考人生,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灯:象征孤独和思考。
  • 西风:代表秋冬的寒冷,暗示孤寂。
  • 高浪:象征着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 寒江:代表远方的归宿,带有冰冷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闲吟》中的“孤灯”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寂寞
    C. 繁华
    D. 希望

  2. “西风高浪”暗示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激荡
    C. 快乐
    D. 和谐

  3.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名声
    C. 归属感
    D.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闲吟》与《月夜忆舍弟》都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但陆龟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波动,而杜甫则在诗中融入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初夏杂兴 采莲曲 书怀 赠道流 春思 宴坐 夜梦游骊山 对酒戏咏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八 壶天阁 致仕後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恣开头的成语 青味 举最 杒剥 大锣大鼓 女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尺二冤家 包含材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心惊肉跳 包含太的成语 干字旁的字 埙篪相应 欲盖弥著 渊圣 村生泊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