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23
鹧鸪天
作者: 周紫芝
终日看山不厌山。
寻思百计不如闲。
何时得到重阳日,
醉把茱萸仔细看。
欹醉帽,倚雕阑。
偶然携酒却成欢。
篱边黄菊关心事,
触误愁人到酒边。
整天看山也不觉得厌倦,
想尽了各种办法,不如悠闲自在。
什么时候才能等到重阳节,
醉倒后细细品味茱萸花。
倚着雕刻的栏杆,帽子斜斜地歪着,
偶尔携带酒水,竟也产生欢愉。
篱笆旁的黄菊牵挂着我的心事,
不小心让愁苦的人又来到酒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美和个人情感的融合。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闲适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轻松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节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慨。
《鹧鸪天》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开篇“终日看山不厌山”,表现出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沉浸在山水之间,心中无烦忧,体现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他的“寻思百计不如闲”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哲学思考,认为繁杂的思虑不如悠然的生活来得自在。
重阳节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既是时节的象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诗人设想在重阳节时,醉于茱萸的芬芳,细细品味,流露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期待。接下来的“欹醉帽,倚雕阑”,描绘出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状态,似乎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只有酒香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诗中提到的“篱边黄菊关心事”,则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绪,黄菊不仅是秋日的象征,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节日的期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厌倦
B. 热爱
C. 无所谓
D. 忧伤
重阳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传统节日
B. 生命的结束
C. 生活的繁忙
D. 酒的享受
“欹醉帽,倚雕阑”中,诗人表现了怎样的状态?
A. 忧愁
B. 疲惫
C. 轻松
D. 紧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