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0:44
凤凰台上忆吹箫 广陵送孙介夫之石城
红板桥头,方山栅口,中流冷拨吴装。
正萤飞冰簟,蝉咽银床。
经过郗僧施宅,青溪曲曲似回肠。
云水外,千年陈迹,一片新凉。
堂堂。过江人物,记畴昔狮儿,亦号孙郎。
奈残山剩垒,极浦斜阳。
持底寄愁天上,君须问旧日平康。
还则怕,菖蒲花老,燕子楼荒。
在红板桥头,方山的栅口旁,
中流冷风吹拂着吴国的衣裳。
正当萤火虫在冰凉的竹席上飞舞,
蝉在银色的床上轻声鸣叫。
经过郗僧的宅邸,青溪蜿蜒如同回肠,
云水之外,千年留下的痕迹,带来一片凉爽。
堂堂的气概,过江的人物,想起曾经的狮子,
也称呼为孙郎。
可是残山剩垒,斜阳照耀在极浦。
寄托我的愁苦于天上,
你应该询问旧日的平康。
然而我仍然害怕,菖蒲花已老,燕子楼已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作以清丽幽婉、情感细腻见称,尤其擅长抒发孤独和思乡之情。生平经历了明清更替,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对旧时光的眷恋。
《凤凰台上忆吹箫 广陵送孙介夫之石城》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景物与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诗的开头以“红板桥头,方山栅口”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而自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湖边。接着,萤火虫和蝉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夏日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
“经过郗僧施宅,青溪曲曲似回肠”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青溪的蜿蜒曲折仿佛象征着诗人复杂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愁苦。
后半部分,诗人在对往昔的追忆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变化,尤其是“奈残山剩垒,极浦斜阳”一句,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往事的渐行渐远。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愁苦寄托于天上,表达出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细腻的感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深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时间流逝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写,诗人传达出深邃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溪”象征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称呼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