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时间: 2025-04-22 08:42:48

诗句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42:48

原文展示: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去,
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
那得王弘送酒来。

白话文翻译:

想要强行去登高,却无力气去;
篱笆边的黄菊,为谁而开放呢?
大家都知道这不是浔阳郡,
怎么会有王弘送酒过来呢?

注释:

  • 欲强:想要强行。
  • 登高:指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 无力去:没有力气去登高。
  • 篱边黄菊:指篱笆边的黄色菊花,重阳节时菊花盛开。
  • 共知:大家都知道。
  • 浔阳郡:浔阳指的是今江西省九江市。
  • 王弘:指王弘,唐代著名的诗人,以赠酒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活动于盛唐时期,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宴饮等题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强调登高和饮酒。诗人因身体虚弱,不能参加登高活动,借此表达对节日的感慨和对友人赠酒的感激。

诗歌鉴赏: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欲强登高无力去”展现了诗人对重阳节登高习俗的向往,然而身体的虚弱使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体现了人生的无奈和对青春的追忆。接下来的“篱边黄菊为谁开”则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菊花在重阳节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然而诗人却感到无比孤独。最后两句“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尽管身处异地,友情依然将人们紧密相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李嘉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强登高无力去:诗人想要登高,却力不从心,表达了内心的失落感。
  2. 篱边黄菊为谁开:黄菊在重阳节时绽放,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孤独。
  3. 共知不是浔阳郡:强调地点的不同,暗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
  4. 那得王弘送酒来:王弘作为友人的象征,表明友情的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欲强登高”和“无力去”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黄菊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孤独,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怀念,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登高:象征着追求与希望。
  • 黄菊: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孤独。
  • :象征着友谊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
    • C. 自然
    • D. 生命
  2.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3. “黄菊”为谁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友谊的珍惜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嘉祐的《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均以重阳节为背景,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对兄弟的思念,而李嘉祐则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李嘉祐诗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中秋月 转运度支得青州资政黄素书韩吏部伯夷颂许昌相以以诗跋尾遂为七言因而寄及谨用拙篇纪咏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端午词·内廷 过华夫书屋 渔家傲 其四 过华夫书屋 撼庭秋 奉和圣製上元 元日词其二·东宫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浑开头的成语 泼墨紫 平平稳稳 思若泉涌 槐采 单人旁的字 正祭 杖期 竖心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耳后生风 立业成家 女字旁的字 忽冷忽热 色字旁的字 披香 包含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