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50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唐代:李嘉祐
开士相逢暮饮茶,高楼并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尽几恒沙。
炉烟处处香慈竹,溪雨朝朝润觉花。
道胜自然长法喜,应令迁客小沩华。
开士相逢在傍晚饮茶,高楼并肩坐着眺望三巴。
青山翠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劫难,清江流水不知流尽了多少沙粒。
炉烟四处弥漫着香气似竹子,溪水细雨天天滋润着花朵。
道理的胜利自然带来长久的法喜,应该让迁客感受到小沩的美好。
“道胜自然长法喜”中的“道”指道教或佛教的教义,强调修道的快乐与满足。
李嘉祐(公元?-约840年),唐代诗人,著有多首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
此诗作于与崔少府相聚时,借茶会之机,表达对友人和自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傍晚,诗人和友人相聚在高楼之上,借茶会友,凭栏远眺。诗中以“开士相逢”开篇,显示出两位修士的高雅情趣。接着描述三巴的辽阔与碧嶂的雄伟,展现出自然的壮丽景色。
作者通过对“碧嶂”“清江”的描写,反映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仿佛在说,经历再多磨难,依然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后两句则转向对生命的思考,香气弥漫的炉火和润泽花朵的溪雨,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应令迁客小沩华”,既是对友人的寄托,也是对迁客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命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高楼”象征什么?
A. 志向
B. 繁华
C. 朋友
D. 自然
“碧嶂不知何劫石”中的“碧嶂”指什么?
A. 青山
B. 江水
C. 竹子
D. 花朵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自然
C. 人生哲理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