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3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38:50
题游仙阁白公庙
作者: 李嘉祐
仙冠轻举竟何之,
薜荔缘阶竹映祠。
甲子不知风驭日,
朝昏唯见雨来时。
霓旌翠盖终难遇,
流水青山空所思。
逐客自怜双鬓改,
焚香多负白云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览仙阁和白公庙时的感慨。诗中说,轻轻举起仙冠不知要去哪里,薜荔顺着台阶攀缘,竹影映照着祠庙。经历了数十年,风和日的变幻已不再知晓,朝与暮只见雨水来临。彩虹的旗帜和翠绿的盖子终究难以遇见,流水和青山让人空自思念。作为客人,我自怜双鬓渐改,焚香祈愿却多次失去与白云相约的机会。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抒发对社会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此诗写于游览白公庙时,反映了作者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思考。
《题游仙阁白公庙》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首句“仙冠轻举竟何之”便引入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接下来“薜荔缘阶竹映祠”的描绘,生动地展现出环境的优美,诗人似乎在此安然游走,然而内心的迷茫却随之而来。
“甲子不知风驭日,朝昏唯见雨来时”一句,则表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人感叹自己在岁月的冲刷中,已然失去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面对朝夕的交替,唯一能感知的只是雨水的来临。接下来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虽然心中有着对霓旌翠盖的向往,但这种美好似乎总是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逐客自怜双鬓改,焚香多负白云期”更是引人深思,诗人自怜年华已逝,焚香祈愿却常常失约于理想的白云。这种深刻的自我反思与对过往的追忆,使得整首诗在轻盈的表面之下,蕴含了浓厚的忧伤与哲理,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全诗围绕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揭示出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仙冠”象征着什么?
诗句“甲子不知风驭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诗人对待理想的态度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