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50:49
满江红 寿康平章用臣
作者: 王恽 〔元代〕
柱石中朝,人道是汉家真相。
试看取凤池高步,佩声清音。
世祖功臣三十六,第动合在云台上。
欲暂分霖雨霈秦川,从时望。
睿思远,谁能。
空健倒,骊驹唱。
抚一方何似,际天寅亮。
肘后不知金印重,玉堂正要吾军张。
向五云深处望三台,光千丈。
在这朝廷的支柱里,人们说这正是汉朝的真实写照。
试看看凤池的高步,佩带的声音清脆动听。
世祖的功臣有三十六位,他们的合力就像云台高峻。
希望能暂时分一分大雨,滋润秦川,借此时机。
深远的智慧,谁能比拟?
空自得意,骊驹在高歌。
抚育一方的事业何其相似,犹如天际的晨辉。
肘后却不知金印的沉重,玉堂正要我军扩展。
向五云的深处眺望三台,光芒万丈。
王恽(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豪放、激昂见长,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云和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政治动荡和民族融合时期,诗人通过赞美历史英雄来激励当代的士人,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期望。
《满江红》通过高亢激昂的语调,表达了对汉朝功臣和伟大事业的怀念与赞美。诗中多处使用典故,描绘了朝廷的宏伟与士人的豪情。开篇以“柱石中朝”引入,暗示汉朝的根基和历史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凤池高步”描绘出一种高贵优雅的氛围,象征着理想的境界。诗中提到的“世祖功臣”,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在劝勉当代的忠臣良将,激励他们为国效力。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雨霈秦川”的渴望,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盼。而“肘后不知金印重”一句,则流露出对国家重任的自觉和责任感,显示出士人应当肩负的使命。最后以“向五云深处望三台”结尾,展现出一种志存高远的理想,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王恽的《满江红》主要描写了什么?
“肘后不知金印重”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世祖功臣”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