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雨後晴初》

时间: 2025-05-04 11:41:16

诗句

雨後晴初,觉春在、桤村柳陌。

修禊事、郊坰寻胜,特邀君出。

缭绕群山疑虎踞,弥漫一水容鲸吸。

怪西湖、底事却移来,龟城北。

酬令节,逢佳日。

风递暖,烟凝碧。

趁兰舟游玩,尽杯中物。

十里轮蹄尘不断,几多粉黛花无色。

笑杜陵、昔赋丽人行,空遗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1:16

原文展示:

满江红·雨後晴初
作者: 京镗 〔宋代〕

雨後晴初,觉春在桤村柳陌。
修禊事郊坰寻胜,特邀君出。
缭绕群山疑虎踞,弥漫一水容鲸吸。
怪西湖底事却移来,龟城北。
酬令节,逢佳日。
风递暖,烟凝碧。
趁兰舟游玩,尽杯中物。
十里轮蹄尘不断,几多粉黛花无色。
笑杜陵昔赋丽人行,空遗迹。

白话文翻译:

雨后初晴,感受春天在桤村的柳树小路上。
我特意邀请你去郊外寻觅美景,举行修禊的活动。
群山环绕,似乎像老虎在守卫,浩瀚的水面仿佛可以容纳鲸鱼的吸吮。
奇怪的是,西湖的景色竟然移到了这里,龟城的北面。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恰逢良辰美景。
春风送来温暖,烟雾凝聚在碧绿的湖面上。
趁着兰舟游玩,尽情享受杯中美酒。
十里之外的车轮声不断,多少粉黛花儿却显得无色。
我不禁笑起杜陵曾经赋诗的美人行,只留下空空的遗迹。

注释:

  1. 修禊:古代一种春季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祈求健康和幸福。
  2. 桤村:指的是一种村落,通常与水边的柳树有关。
  3. 缭绕:环绕、围绕。
  4. 鲸吸:形容水面广阔,可以容纳鲸鱼的吸水行为。
  5. 龟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城池,具体指代需要结合历史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京镗,宋代诗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在一次春游后写成,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邀请,展现出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雨後晴初》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日的美景与人情味相结合,诗人以雨后的晴朗为背景,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首句“雨後晴初,觉春在桤村柳陌”中,诗人以“觉春”这一细微感受,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邀请友人一起修禊,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缭绕群山疑虎踞,弥漫一水容鲸吸”用生动的比喻形象描绘了群山环抱、湖水浩瀚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觉。对西湖景色的提及,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好的生活,享受自然的乐趣。

最后一段“十里轮蹄尘不断,几多粉黛花无色”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寂寞与失落感,虽有繁华的车马与美丽的花朵,却因时间流逝而显得无色无味。整首诗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对友人的珍惜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丰富而细腻。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雨後晴初,觉春在桤村柳陌:描绘清晰的春天的到来,强调了自然的变化。
    • 修禊事郊坰寻胜,特邀君出:表达了诗人邀请友人共赴春游的热情。
    • 缭绕群山疑虎踞,弥漫一水容鲸吸:生动的比喻,展现自然的壮丽。
    • 怪西湖底事却移来,龟城北:提到西湖的美景,暗示时间与空间的流动。
    • 酬令节,逢佳日:强调节日的庆祝与春日的美好。
    • 风递暖,烟凝碧:描绘春风的温暖与湖面烟雾的宁静。
    • 趁兰舟游玩,尽杯中物:表达享受美好时光的愿望。
    • 十里轮蹄尘不断,几多粉黛花无色:揭示繁华背后的失落感。
    • 笑杜陵昔赋丽人行,空遗迹:以杜陵的美人行作为对比,感叹过往的辉煌已成遗迹。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缭绕群山疑虎踞”,形象描绘群山的雄伟。
    • 对仗:如“风递暖,烟凝碧”,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意象分析:

  1.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2. 桤村柳陌:自然的美好,表现了田园风光。
  3. 水面:代表着广阔与包容,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开阔。
  4. 十里尘:暗示繁华与喧闹,反映了物质文明的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修禊事”指代什么活动?

    • A. 春季祭祀
    • B. 夏季游玩
    • C. 秋季收获
    • D. 冬季滑雪
  2. 诗人对西湖的看法是:

    • A. 赞美
    • B. 批评
    • C. 无所谓
    • D. 怀疑
  3. 诗中“笑杜陵昔赋丽人行”表达了:

    • A. 对朋友的怀念
    • B. 对美人行的赞美
    • C. 对过往的感慨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京镗与苏轼的春景描写,两者均展现了自然的美,但京镗更倾向于细腻的感情流露,而苏轼则更具豪放的气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和陶与殷晋安别 马融石室 送刘分攵倅海陵 次韵子由岐下诗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书裙带绝句 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航 旡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沧桑之变 只谈风月 絶胜 刈熟 耂字旁的字 左学 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亲如骨肉 包含祚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鸾跂鸿惊 打出手 神清气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