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2:47
原文展示:
陇头之水兮,不可以溅衣。陇头之云兮,不可以同归。事行役兮无已时。无已时,千里万里从旌旗。风雨惨惨兮寒且饥,陇头之兮鸣声悲。
白话文翻译:
陇头的河水啊,不能用来洗衣服。陇头的云彩啊,不能与我一同归去。服役的事情啊,没有尽头。没有尽头,千里万里跟随旌旗行进。风雨凄凄啊,寒冷又饥饿,陇头的河水发出悲鸣。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初年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此诗可能创作于曹勋随军出征或视察边疆时,反映了士兵的艰苦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曹勋随军出征或视察边疆时所作,通过描绘陇头的景象,表达了士兵服役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陇头的景象,表达了士兵服役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陇头之水兮,不可以溅衣”和“陇头之云兮,不可以同归”两句,通过对陇头水和云的描绘,暗示了士兵身处边疆的孤独和无法回归的无奈。而“事行役兮无已时”则直接表达了服役的无尽和艰辛。最后,“风雨惨惨兮寒且饥,陇头之兮鸣声悲”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士兵的苦难和悲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士兵服役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陇头的景象和士兵的苦难,展现了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陇头之水兮,不可以溅衣”暗示了什么? A. 士兵生活条件艰苦 B. 士兵无法洗衣服 C. 士兵身处边疆 D. 士兵对家乡的思念
诗中“陇头之云兮,不可以同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士兵的孤独 B. 士兵的无奈 C. 士兵的思念 D. 士兵的悲凉
诗中“事行役兮无已时”直接表达了什么? A. 服役的无尽 B. 服役的艰辛 C. 士兵的孤独 D. 士兵的思念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