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时间: 2025-07-28 14:50:24

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0:24

原文展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话文翻译:

我一个人在异乡做客,每逢佳节倍加思念家人。
遥远地知道我的兄弟们在登高的地方,插满了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异乡:指与自己故乡不同的地方。
  • 异客:指在外地的客人。
  • 佳节:指美好的节日,此处特指重阳节。
  • 登高:重阳节的习俗,指在高处远眺。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插在头上或佩戴,以祈求平安。

典故解析: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寓意健康长寿。诗中的“茱萸”正是这一习俗的代表,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诗歌风格多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独特的“王维风格”。

创作背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于王维身处长安,远离故乡山东之时。重阳节是表亲情和团圆的日子,这首诗正是他在这样的节日中对家乡和兄弟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就点明了作者的孤独感和身处异乡的身份;“每逢佳节倍思亲”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节日时思念家人的情感加倍。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通过远望的方式,表现出对兄弟的关心和情感的连接,尽管身处异地,心却与兄弟同在。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则是情感的高潮,茱萸的插戴象征着节日的习俗,但少了一个人,表达了无奈和孤独的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家乡的依恋,也有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厚理解和表达。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王维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节日的氛围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浓烈的思乡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地在外地生活,身份如同外来的客人,突显孤独感。
  •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节日,思念家人更为强烈,表达对团圆的渴望。
  • 遥知兄弟登高处:虽然身在异乡,但心中仍然关心兄弟的安好,体现出深厚的亲情。
  • 遍插茱萸少一人:插茱萸是节日习俗,但自己缺席,增加了思念的苦楚。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独在异乡”和“每逢佳节”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茱萸作为意象,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思念的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外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异乡: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 佳节:象征团聚与喜庆。
  • 登高:象征着向上和希望。
  • 茱萸:象征着节日的传统和对家人的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是: A. 在故乡生活
    B. 在外地做客
    C. 在家中欢庆

  2. 重阳节的习俗包括: A. 吃月饼
    B. 插茱萸
    C. 赏花

  3. 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的意思是: A. 知道兄弟在外
    B. 知道兄弟们在登高
    C. 知道兄弟们在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在《静夜思》中,李白通过月亮传达思乡之情,与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通过节日和亲情的联结,展现出中国古代诗人在不同情境下对家的渴望和思念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诗词集》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和人梅诗 和刘坰并简杨虞卿 和蜡梅诗 寒食 过紫岩寺 过欧阳元老草堂 过静老 郭因芍药洛中本 龟山道中 归途口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肠荡气 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空中楼阁 斤字旁的字 沾风惹草 越瘠秦视 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孽海情天 辽沈战役 拉巴 退关 昼夜兼行 殳字旁的字 大山广川 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