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0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00:52
洞仙歌 催妆词
中朝枢府,矗红墙翠瓦。
年少郎君况淹雅。
看今宵井络不见天彭,
刚一笑,已向人间下嫁。
铜舆声渐近,百盏晶笼,
映得天街不曾夜。
尚有好心情,栏角沈吟,
故意看西山娇冶。
也不是萧疏爱看山,
要选个遥峰,小眉边画。
在朝廷的中心,宏伟的红墙和翠绿的瓦片耸立着。年轻的郎君自然显得更加雅致。今晚星空隐匿,看不到天上的星宿,刚刚一笑,便已嫁给了人间。铜舆的声音渐渐靠近,百盏晶莹的灯笼映照得街道如同白昼。依旧情绪高昂,栏边低吟,故意去欣赏那西山的娇美。其实并非因为寂寞而想看山,而是想要选择一个遥远的山峰,在小眉旁边勾勒。
陈维崧(1626年-约1700年),字子曜,号蓉轩,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其诗风细腻,富有情感,常常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洞仙歌 催妆词》创作于陈维崧的婚嫁时期,表达了对婚姻的期待和对新生活的憧憬。诗中融入了对美好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婚姻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洞仙歌 催妆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期待。开篇通过“中朝枢府”的描绘,设定了一个宏伟的背景,给人以一种庄重的感觉,似乎婚礼的重要性与其相匹配。诗中提到的“年少郎君”不仅展现了青春的朝气,也暗示了新郎的风度和魅力。
随着情节的发展,从“井络不见天彭”的意象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期待,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的点滴情绪。在“铜舆声渐近,百盏晶笼”的描绘中,欢庆的氛围愈加浓厚,灯笼的光辉象征着未来生活的光明。此时,诗人不禁产生了一种对西山的眷恋,山的远离与美丽代表了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期盼。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达到了高潮,作者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爱情的珍视。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温柔与诗意。
整首诗围绕婚姻与爱情的主题,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婚姻的重视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中朝枢府”指的是什么?
A. 商朝的王宫
B. 清代的朝廷
C. 唐代的寺庙
D. 汉代的城墙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描述“铜舆声渐近,百盏___”,填入适当的词语。
答案:晶笼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西山”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