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0:07
洞仙歌 题采芝图为顾卓侯赋
作者:陈维崧 〔清代〕
苍皮黛鬣,滴金膏丹溜。
下结千龄赤芝秀。
有先生杖挂长柄葫芦,
篮子内,百本木华红绣。
㗳然云水兴,瓢笠随身,
炼术餐霞老岩窦。
戏斸茯苓归,封寄轩辕,
雷文篆形如鸟兽。
笑多事商颜四先生,
同溺过儒冠,一般皓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者的形象,他的肤色苍老,头发黛色,用金色的药膏在手中流淌。地上结着千年生长的赤芝,显得生机勃勃。长者手持一根长柄葫芦,篮子里装满了红色的木华,像是绣品般精美。他在云水之间游历,头戴斗笠,修炼道术,享受着霞光的滋养,隐居在老岩石的洞窟中。戏耍着茯苓,寄托情感于轩辕,雷文的篆刻形状如同鸟兽一般。长者笑谈世事,与四位先生交往融洽,仿佛一同经历了儒家的冠冕,皆是皓首之年。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00),字文韶,号洮岑,晚号与青,清代诗人及词人。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的结合,诗风洒脱,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洞仙歌》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道士形象,表现了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与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长生不老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洞仙歌》是一首运用丰富意象和细腻笔触的诗作,描绘了一个道士的生活状态,蕴藏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中通过对老者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苍皮黛鬣的描写,既表现了老者的年龄,也隐含了超凡脱俗的气质。滴金膏丹溜的细节,则让人感受到他在修道过程中的潜心与努力。
诗中用“千龄赤芝”象征长生不老的愿望,反映出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追求。长者手持的葫芦、篮子内的木华,生动地描绘出他采药、修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道教文化中的自然观和对药材的崇敬。
此外,诗中提到的“雷文篆形如鸟兽”,不仅展现了篆书的美感,也隐含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理解。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者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赞美,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长生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首句“苍皮黛鬣”描绘的是哪个特征?
A) 年轻
B) 苍老
C) 美丽
答案:B
诗中“千龄赤芝”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权力
答案:B
“瓢笠随身”中的“瓢笠”指的是什么?
A) 杂物
B) 道士的装扮
C) 食物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