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9:57
嫩凉如水,记新秋池馆。
向晚桐阴画帘卷,正银灯初上,
掩过屏山,人静也,有个黄昏坐惯。
玉箫何处去,良夜沉沉,
花影黄阶兔华满。
深院起微风一点凉萤,自飞上白罗团扇。
看杨柳梢头月趖西,尽把冷阑干和衣靠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首先描写了秋水的清凉和池馆的宁静。到了傍晚,桐树的阴影下,轻轻卷起画帘,正当银灯初上。此时,山后掩映着人静的黄昏,坐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宁静。接着诗人想起了那把玉箫,不知去向。良夜沉沉,花影摇曳,似乎兔子的华彩在黄阶上盛满。深院里微风轻拂,带来了几只凉萤,飞上了白罗团扇。最后,诗人看着杨柳的枝头,月亮已向西移去,便靠着冰冷的栏杆,衣服紧裹以御寒。)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感情和清新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季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洞仙歌》是一首描绘秋夜宁静之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的“嫩凉如水”便为全诗设定了清新、宁静的基调,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温柔的秋夜。接着,诗人通过“桐阴画帘卷”描绘了黄昏的景象,桐树的阴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这里的“银灯初上”则象征着夜幕降临,宁静而又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到舒适。
诗中的“玉箫何处去”与“良夜沉沉”的意象交织,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思绪,似乎在怀念往日的美好时光。而“花影黄阶兔华满”则描绘了花影摇曳的美丽景象,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优雅。最后几句“看杨柳梢头月趖西,尽把冷阑干和衣靠暖”则将全诗推向高潮,通过月光与寒冷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宁静。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嫩凉如水”主要描述了什么?
“玉箫何处去”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