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5:08
桃源忆故人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望中风絮迷烟草。愁结几番昏晓。花径有时亲扫。载酒应须早。人情曷似春山好。山色不随春老。旧隐何当重到。迎得平安报。
在远望中,风吹的柳絮迷了烟草的影子。愁苦纠结,几度经历了日夜的昏晓。花径有时会被我亲自打扫,载着酒应该尽早来。人情怎么能比得上春天的山景美好?山色并不因春天的结束而老去。旧日隐居何时能再次到来?期待能迎来平安的消息。
诗中提到的“桃源”典出《桃花源记》,寓意理想的生活和世外桃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思念。
王之道,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王之道对故人思念之时,或是在他隐居生活的某个春天,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桃源忆故人》是王之道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整体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人情的思考。
诗的开头以“望中风絮迷烟草”引入,描绘出春天的景象,风中的柳絮与烟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同时,诗人又通过“愁结几番昏晓”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忧愁,仿佛在诉说着与故人之间的距离与思念。
进一步,诗人提到“花径有时亲扫”,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似乎在说,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仍然希望能重温往日的情景。接着,诗人反问“人情曷似春山好”,意在强调自然之美往往超越人际关系的复杂,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迎得平安报”收尾,展现出他对故人的祝福和期待,渴望再次相聚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绪层次分明,既有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故人温情的追忆,结合了自然与人情,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对人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愁结几番昏晓”中,“昏晓”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载酒应须早”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