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11
减字木兰花(赠孙兴宗侍儿四首)
作者:王之道
修眉山远。娇抹乌云秋水畔。
酒里花前。坐拥斯人怎得寒。
醽醁浮满。须索空缸仍覆盏。
正恐相妨。归去如闻笑语香。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远处的修眉山显得更加遥远,娇艳的面庞如同抹上了乌云的秋水。酒席上花前月下,坐在美人身边怎能感到寒冷呢?美酒飘浮在酒杯中,空缸也应当倒扣着酒盏。唯恐彼此之间有所妨碍,回去时仿佛能听见笑语的芬芳。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词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之道赠给孙兴宗侍儿的诗作,可能是在某次聚会上为表达对美好时光和情感的珍惜而作。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充满了对生活和情感的热爱。诗中“修眉山远”一开头便引入了远方的美景,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接着通过“娇抹乌云秋水畔”描绘了女子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幽静的气氛。
“酒里花前”的描写则将场景转向热闹的聚会,表现了对欢聚时光的珍惜。“坐拥斯人怎得寒”更是流露出与爱人相伴的温暖和幸福,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醽醁浮满”则再一次强调了美酒的香醇,令人陶醉。
最后,诗中“正恐相妨”表达了对感情的细腻顾虑,暗示着在美好生活中难免的顾虑和不安。而结尾“归去如闻笑语香”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愉快的回忆与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珍惜,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思考,体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修眉山”象征什么?
A. 现实的距离
B. 理想的追求
C. 疲惫的心情
“醽醁浮满”中的“醽醁”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餐食
C. 友谊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归属感与温暖
C.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减字木兰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描写爱情与美好时光的作品,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细腻,充满感伤,而王之道则更显温暖和欢快。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