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1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12:34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绰约一枝红怨。疏雨淡烟池馆。
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
争看。争看。人在沈香亭畔。
这首词描绘了一枝娇艳的红花,似乎在怨恨着什么。池馆旁,细雨朦胧,烟雾缭绕。梅子即将成熟的时候,阳光照在朱红的栏杆上,来来往往几次,争相观看。人们都聚集在沈香亭附近,欣赏这一切。
“梅子欲黄时”可以引申到古代对梅树的喜爱,梅子成熟的时节常常被用来象征时光和美好回忆。而“沈香亭”则可能源于古代园林建筑,寓意着雅致的生活环境和诗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王之道与友人游园时,感受到春夏交替、时光流逝的惆怅,因而写下此词。
王之道的《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夏之交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词的开头“绰约一枝红怨”便给人以美丽与哀愁的双重感受,仿佛那娇艳的花儿在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怨恨。接下来的“疏雨淡烟池馆”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细雨如烟,轻柔地笼罩在池塘和馆舍上,增添了诗词的意境。
随着“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的描写,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巧妙结合,梅子的成熟不仅象征着夏天的来临,也暗示了生命中的无常。最后一句“争看。争看。人在沈香亭畔”将人群的热闹与自然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美的向往与欣赏。
整首词语句简练却富有层次感,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细腻感受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梅子欲黄时”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亭子名为__。
判断题:诗中“争看”是指人们对景色的淡漠。 (是/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形式上相似,但王之道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回忆。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