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枝词》

时间: 2025-05-07 09:07:29

诗句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29

原文展示: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白话文翻译:

一只轻盈的画舸停靠在春天的水潭边,直到行人喝酒喝得微微醉意。无论烟波浩渺还是风雨交加,都将离愁别恨送往江南。

注释:

  • 亭亭:形容船的高耸,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 画舸:指装饰精美的船只。
  • 春潭:春天的水潭,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 行人:指的是游人或过客。
  • 酒半酣:指喝酒喝到一半,略显醉意。
  • 烟波:指水面上烟雾和波浪,形容景色朦胧。
  • 离恨:离别的忧愁与怨恨。
  • 过江南:指向南方江南地区行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文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背景,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柳枝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通过“亭亭画舸”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的氛围,仿佛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在这个背景下,“行人酒半酣”不仅展示了人们在春日里享受生活的惬意,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接下来的“无管烟波与风雨”则展现了诗人对外界环境的淡然态度,无论是风雨还是烟波,都无法干扰内心的宁静与情感的流动。最后一句“载将离恨过江南”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离愁别恨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仍然存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美好与苦涩,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亭亭画舸系春潭: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画面,船轻巧地停在清澈的水潭上,传递出一种宁静典雅的美。
    2. 直到行人酒半酣:描绘行人在春日的醉意中,仿佛在享受这美好时光。
    3. 不管烟波与风雨:无论外面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情感依然强烈。
    4. 载将离恨过江南: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装载,向着江南的方向前行,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画舸”比喻人生的轻盈与美好。
    • 拟人:将“离恨”赋予行动,表现情感的主动性。
    • 对仗:如“烟波与风雨”,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
  • 主题思想:主题围绕离别与思念,通过美丽的春日景象映射出人生的苦乐交织,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意象分析:

  • 亭亭:象征着优雅与清新的生命力。
  • 春潭:代表着生机与希望的环境。
  • 画舸: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离恨:表现了生活中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亭亭画舸”指的是什么?

    • A. 一只普通的船
    • B. 一只装饰精美的船
    • C. 一只破旧的船
    • 答案:B
  2. “无管烟波与风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对自然环境的厌恶
    • B. 对外界环境的淡然
    • C. 对生活的无奈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江南”象征着什么?

    • A. 贫困与悲伤
    • B. 美好与向往
    • C. 战争与动荡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郑文宝的《柳枝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展现了离愁别恨的情感,但郑文宝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通过更为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内心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与张云川重见都门,感怀万端,漫占小阕 清平乐二首 其一 清平乐 说明楼纪事 清平乐 其一 应楠园征稿 清平乐 美人倚梅图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繁弦急管 清平乐 闰重九宋翔卿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跃结尾的成语 包含遣的成语 入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刀客 五暴 韦字旁的字 包含蛮的词语有哪些 私祧 积于忽微 竦眙 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坠欢可拾 左提右挈 草莽之臣 清心少欲 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汲汲皇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