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19 20:57:37
〔宋代〕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郑彦华子。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
郑文宝,生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六十一岁,系五代南唐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郑文宝从小受业于当时能诗又善工小篆的著名诗文书法大家、南唐吏部尚书徐铉,不仅诗文出众,书法也独树一帜。他所写的小篆小至一片中指指甲大,颇具匠心。徐铉曾得意地向人夸耀说:“篆字难于小而易于大,文宝的篆书小字胜过李阳冰(著名书法家),大字则与之不相上下。”同时,郑文宝又向崔遵度学琴法。南唐时,郑文宝在20岁左右以其父荫授奉礼郎,后迁校书郎。
郑文宝从小聪明好学,深得徐铉真传。曾亲自去峄山访求秦刻石,未果。便于北宋淳化四年(993)以其师徐铉(916一991)摹本刻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长安本”,又名“陕本”。因郑文宝不明形制,将其刻为“碑”形,即后世所称的《峄山碑》。此碑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第五室。宋代欧阳修撰《集古录跋尾·泰峄山刻石》记述了郑文宝访求刻石和刻碑的情况:
郑文宝留居襄城养病期间,除了写大量诗词歌赋之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纂修南唐国史。他是由南唐入宋的,目睹了南唐辛酸的国运和国史,有必要为后人留下这段真实的史事。于是,他收聚了大量的、丰富的史料。并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写成《江表志》3卷。《江表志》记叙了南唐各代的朝廷大政,弥补徐铉、汤说《江南录》的许多缺漏,多为后人研究南唐史所采用,后来陆游作《南唐书》就采用其中不少内容。尔后,郑文宝又以丛谈琐事缀辑成《南唐近事》1卷,类似小说体裁,富有史实。
【 绝句 】 一夜西风旅雁秋,背身调镞索征裘。关山落尽... 详情
【 绝句 】 亭亭画舸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 详情
【 双笋石 】 流水惊前事,清风似昔时。重吟金谷咏,如见... 详情
【 温泉 】 潺湲如燎岭云阴,玉石鱼龙换古今。只见开元... 详情
【 寒食访僧 】 客舍愁经百五春,雨馀溪寺绿无尘。金花开处... 详情
【 郢城新亭 】 每到新亭即厌归,野香经雨长松围。四簷山色... 详情
【 香木槽 】 沉檀香植在天涯,贱等荆衡水面槎。何必为槽... 详情
【 温泉 】 潺湲嫩燎岭云阴,玉石鱼龙换古今。只见开元... 详情
【 题松滋东禅院 】 百花深处小危楼,千步苍苔到叶舟。一夜楚江... 详情
【 题缑氏山王子晋祠 】 秋阴漠漠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 详情
【 送枝江秦长官罢秩 】 众论才名外,亲人似古人。官嫌容易达,家爱... 详情
【 送曹纬刘鼎二秀才 】 旦夕春风老,离心共黯然。小舟闻笛夜,微雨... 详情
【 爽约 】 吟绕虚廊更向阑,绣窗灯影背栏干。燕栖莺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