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8:45
久客向天末,唯将鸾鹤群。
盈亏频叹月,舒卷几怜云。
有志思光国,无才可佐君。
知音时见赠,应达圣朝闻。
长久漂泊在天边,只有一群鸾鸟和仙鹤相伴。
月亮的盈亏让我频频叹息,云彩的舒卷让我几分怜惜。
我有报国的志向,却没有才能来辅佐君王。
知音有时相赠的恩情,应该能传达到圣明的朝廷。
潘阆,字仲和,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他的诗词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士人对政治与人生的深刻思索。
该诗写于作者漂泊生涯的某个阶段,身处远方,感受着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理想的渴望。诗中表达了在孤独中对月亮、云彩的思索与叹息,映射出作者对自身才能的自卑与对国家的忧虑。
《叙事答所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展现了潘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久客向天末,唯将鸾鹤群”描绘了作者身处天边的孤独情景,鸟的意象暗示了理想与高洁的追求。在这种孤独的环境中,月亮的盈亏与云彩的舒卷成为了他心情的寄托。通过“盈亏频叹月,舒卷几怜云”,作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接下来,诗中提到“有志思光国,无才可佐君”,直接表露了作者的报国之志和对自身才能的自卑。这里的“光国”不仅是对理想国家的向往,也是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同时,最后两句“知音时见赠,应达圣朝闻”,则传达了作者对知音的珍视与对理想政治的期盼,表达了希望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能够被国家所理解与采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反思,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优秀诗作。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士人的情怀与对国家的忧虑。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久客”指的是:
A. 长时间的旅行者
B. 长时间的漂泊者
C. 长时间的居住者
D. 长时间的客人
诗中“盈亏”主要指:
A. 月亮的圆缺
B. 云彩的变化
C. 人生的波折
D. 意志的坚持
“知音时见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国家的期望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孤独的叹息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潘阆的《叙事答所知》更显细腻与忧虑,李白则以豪放与洒脱见长。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