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39
金山碧崔嵬,我泛扁舟来。
虚阁登还下,长廊去复回。
梵刹绝顶立,僧房八面开。
波涛起蛟蜃,洞穴生风雷。
千载有高松,万古无纤埃。
葛衣惹秋云,草履黏苍苔。
孤城寒角动,片帆暮钟催。
郎吟成此章,欲返犹徘徊。
金山碧绿而高耸,我乘着小船而来。
虚阁我登上又下,长廊走去又返回。
佛教寺庙矗立在绝顶,僧舍四面八方展开。
波涛翻滚起蛟龙和蜃气,洞穴内生出风雷。
千年有高耸的松树,万古没有尘埃。
葛衣惹起秋云,草履粘上青苔。
孤城的寒角在吹动,片帆在夕钟的催促下。
我吟诵成此诗章,想要回去却仍徘徊。
作者介绍:潘阆,字子华,宋代诗人,以词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其作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金山寺游览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金山寺留题》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金山寺的美丽和宁静。开篇以“金山碧崔嵬”引入,首先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的视觉感受,接着通过“我泛扁舟来”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描写中,虚阁、长廊、梵刹等意象交错出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示了金山寺的宏伟与幽静。
诗中对波涛、蛟蜃、洞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增添了神秘色彩,传达出一种天地间的浩瀚与力量。同时,诗人以“千载有高松,万古无纤埃”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传达出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最后,诗人用“欲返犹徘徊”结束,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归属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归属的探索,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和宁静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之美
C. 人生的烦恼
“欲返犹徘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归途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留恋
C. 对时间的无奈
诗中“蛟蜃”寓意是什么?
A. 生活的琐碎
B. 自然的神秘
C. 精神的追求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