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萧山只园寺门》

时间: 2025-05-06 01:58:52

诗句

门掩多年生绿苔,想师心地似寒灰。

劳心扰扰休来此,我是閒人尚不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52

原文展示:

题萧山只园寺门
作者: 潘阆 〔宋代〕

门掩多年生绿苔,
想师心地似寒灰。
劳心扰扰休来此,
我是闲人尚不开。

白话文翻译:

这扇门多年未开,门口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我想起师父的心境,就像那冰冷的灰烬。劳心烦恼之人请不要来这里,我只是一个闲人,不会打开这扇门。

注释:

  • 门掩:门关闭,未打开。
  • 多年生绿苔:形容门口长满了多年生的绿色苔藓,表示这里荒废已久。
  • 想师心地:想念师父的心境。
  • 寒灰:比喻心境冷淡,失去生气。
  • 劳心扰扰:指心中烦恼不安。
  • 闲人:指没有烦恼、无所事事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师”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老师或佛教中的师父,体现了对心境的思考与追求。寒灰象征着冷清、无生气的内心状态,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漠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阆,字仲明,号石林,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萧山只园寺门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回避。背景中寺庙的环境象征着一种静谧的内心追求。

诗歌鉴赏:

《题萧山只园寺门》是一首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诗的开头描绘了一扇多年未开的门,门口长满了苔藓,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荒凉、静谧的图景。这种意象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深层次地象征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接着,诗人提到“想师心地似寒灰”,表达出对师父心境的思索与向往。寒灰的比喻,表明了诗人对内心冷清状态的感慨,隐含了对宁静、空灵心境的追求。接下来的“劳心扰扰休来此”,更是明确表达出对外界烦扰的拒绝,诗人自称为“闲人”,强调了离世独立的姿态。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门”、“苔”、“寒灰”等,构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人在此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门掩多年生绿苔:描绘寺门未开,暗示孤寂与时间的流逝。
    • 想师心地似寒灰:联想师父心境,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 劳心扰扰休来此:对外界烦恼的拒绝,表达自我保护的愿望。
    • 我是闲人尚不开:强调自我身份的超然,拒绝参与纷扰。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灰”比喻内心的冷清与失落。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对世俗烦扰的拒绝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隔离与宁静,暗示内心的闭塞。
  • 绿苔:代表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 寒灰:象征冷漠与内心的空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门掩多年生绿苔”意指什么?

    • A. 门常开
    • B. 门多年未开
    • C. 门旁有花
    • D. 门很美丽
  2. “想师心地似寒灰”中的“寒灰”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冷淡
    • C. 灰色
    • D. 火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潘阆的《题萧山只园寺门》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送王诚之舍人使北方得挥字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送僧 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送建州徐生 送禅师往妙香寺元住云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天摸地 包含载的词语有哪些 蜂目豺声 酸嘶 格物致知 皿字底的字 溟海 乙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滚珠 包含娶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圾的词语有哪些 往昔 包含甲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封胡遏末 三不惑 巛字旁的字 盛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