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29
画堂春 其二 咏美人目
作者: 董俞 〔清代〕
销魂全在眼波秋。
盈盈怕见春愁。
暮江人去正凝眸。
粉泪难收。
密意灯前频送,
幽情扇底微钩。
绣帏斜睨半含羞。
别样风流。
整首诗的意思是:销魂的感觉全在那秋天般的眼波之中,盈盈的眼神让我不敢去看春天的愁苦。黄昏的江边,离去的人正凝视着远方,眼泪却难以自已。幽幽的情意在灯前频频传递,扇底轻轻勾勒着情愫。绣帷轻轻斜视着,半含羞涩,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流。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爱情、友情及自然景色。其作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细腻情感与生活美学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美人目光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摹。
《画堂春 其二 咏美人目》是董俞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美人的眼波,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销魂全在眼波秋”便将读者引入一种秋天的萧瑟和美人的柔情之中,眼波在这里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接下来的“盈盈怕见春愁”,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惆怅与避忌,似乎在暗示着美人眼中的愁苦与自身的无奈。
“暮江人去正凝眸”一句,描绘出黄昏时分的静谧与思念,江边的孤独与离别感交织,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接下来的“粉泪难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的流淌似乎是对内心情感的无奈宣泄,体现出女子情感的细腻与敏感。
整首诗的情感在“密意灯前频送,幽情扇底微钩”中得以升华,诗人用灯光和扇子这两个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轻柔的情感交流,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的含蓄表达。
最后一句“别样风流”则暗示了美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眼波的高度赞美与欣赏。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细腻,展示了古代诗人在爱情与美的追求中所展现的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美人的眼波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美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盈盈”指的是什么?
哪一句表达了对美人眼波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春愁”主要代表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董俞的《画堂春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美人的细腻描写,但董俞更侧重于眼神的情感表达,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内心情感。两者相辅相成,体现出不同风格的情感表现。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