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画堂春 其二 咏美人目,和友人韵》

时间: 2025-08-01 19:44:11

诗句

销魂全在眼波秋。

盈盈怕见春愁。

暮江人去正凝眸。

粉泪难收。

密意灯前频送,幽情扇底微钩。

绣帏斜睨半含羞。

别样风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9:44:11

原文展示:

画堂春 其二 咏美人目
作者: 董俞 〔清代〕

销魂全在眼波秋。
盈盈怕见春愁。
暮江人去正凝眸。
粉泪难收。
密意灯前频送,
幽情扇底微钩。
绣帏斜睨半含羞。
别样风流。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销魂的感觉全在那秋天般的眼波之中,盈盈的眼神让我不敢去看春天的愁苦。黄昏的江边,离去的人正凝视着远方,眼泪却难以自已。幽幽的情意在灯前频频传递,扇底轻轻勾勒着情愫。绣帷轻轻斜视着,半含羞涩,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流。

注释:

  • 销魂:形容因情感而迷醉、痴迷的状态。
  • 盈盈:形容眼波如水般柔和,流露出情意。
  • 春愁:春天带来的愁苦,常用于表达离别的伤感。
  • 粉泪:形容女子因情而流的眼泪。
  • 密意:深厚的情意。
  • 灯前扇底:指夜晚私密的环境,适合传情达意。
  • 绣帏:绣有花纹的帷幕,象征女子的闺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爱情、友情及自然景色。其作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细腻情感与生活美学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美人目光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摹。

诗歌鉴赏:

《画堂春 其二 咏美人目》是董俞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美人的眼波,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销魂全在眼波秋”便将读者引入一种秋天的萧瑟和美人的柔情之中,眼波在这里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接下来的“盈盈怕见春愁”,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惆怅与避忌,似乎在暗示着美人眼中的愁苦与自身的无奈。

“暮江人去正凝眸”一句,描绘出黄昏时分的静谧与思念,江边的孤独与离别感交织,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接下来的“粉泪难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的流淌似乎是对内心情感的无奈宣泄,体现出女子情感的细腻与敏感。

整首诗的情感在“密意灯前频送,幽情扇底微钩”中得以升华,诗人用灯光和扇子这两个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轻柔的情感交流,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的含蓄表达。

最后一句“别样风流”则暗示了美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眼波的高度赞美与欣赏。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细腻,展示了古代诗人在爱情与美的追求中所展现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销魂全在眼波秋:表明诗人对美人眼波的赞美,眼中流露出的情感令他沉醉。
  2. 盈盈怕见春愁:美人的眼神美丽动人,但却带有春天的愁苦,诗人因此不敢直视。
  3. 暮江人去正凝眸:描绘暮色下的江边,离去的人在凝视,增添了孤独感。
  4. 粉泪难收:美人因情而泪流满面,表达了她内心的苦楚。
  5. 密意灯前频送:在灯光下,情意细腻如绸,频频传递。
  6. 幽情扇底微钩:扇子下的轻轻勾勒,暗示着情感的细腻与含蓄。
  7. 绣帏斜睨半含羞:美人的含羞姿态,展现出她的柔情与魅力。
  8. 别样风流:强调美人的独特风韵,表现出诗人对她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的眼波比作秋天,形象而生动。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 拟人:将眼波和情感赋予人性,增加了情感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美人的眼波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美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眼波:象征美丽与情感的流露。
  • 春愁:春天的忧伤,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 粉泪:象征女子的脆弱与情感的真实。
  • :象征私密空间与情感交流的媒介。
  • 绣帏:象征女子的内心世界与羞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盈盈”指的是什么?

    • A) 笑声
    • B) 眼神
    • C) 背影
      答案: B) 眼神
  2. 哪一句表达了对美人眼波的赞美?

    • A) 销魂全在眼波秋
    • B) 别样风流
    • C) 粉泪难收
      答案: A) 销魂全在眼波秋
  3. 诗中提到的“春愁”主要代表什么?

    • A) 快乐
    • B) 离别的伤感
    • C) 期待
      答案: B) 离别的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菩萨蛮》(李清照)
  • 《红楼梦》中的诗词(曹雪芹)

诗词对比: 比较董俞的《画堂春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美人的细腻描写,但董俞更侧重于眼神的情感表达,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内心情感。两者相辅相成,体现出不同风格的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李清照与她的诗词世界》

相关查询

汉宫春(寿梅津) 瑞鹤仙(寿史云麓) 花上月令 蹋莎行/踏莎行 莺啼序 其二 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 塞垣春(丙午岁旦) 沁园春(冰漕凿方泉,宾客请以名斋,邀赋)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花犯 其一 中吕商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辖铁尽 相视无言 伪撰 爪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膏粱锦绣 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逡速 一字旁的字 蠖屈 饰诈 穴宝盖的字 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颦一笑 以逸待劳 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追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