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寿史云麓)》

时间: 2025-07-26 19:06:39

诗句

记年时茂苑。

正画堂凝香,璇奎初焕。

天边岁华转。

向九重春近,仙桃传宴。

银罂翠管。

宝香飞、蓬莱小殿。

荷玉皇、恩重千秋,翠麓峻齐云汉。

须看。

鸿飞高处,地阔天宽,弋人空羡。

梅清水暖。

苕溪上,几吟卷。

算金门听漏,玉墀班早,赢得风霜满面。

总不如、绿野身安,镜中未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06:39

原文展示:

瑞鹤仙(寿史云麓)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记年时茂苑。正画堂凝香,璇奎初焕。天边岁华转。向九重春近,仙桃传宴。银罂翠管。宝香飞蓬莱小殿。荷玉皇恩重千秋,翠麓峻齐云汉。须看。鸿飞高处,地阔天宽,弋人空羡。梅清水暖。苕溪上,几吟卷。算金门听漏,玉墀班早,赢得风霜满面。总不如绿野身安,镜中未晚。

白话文翻译:

在年华如茂盛的园林中,画堂里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璇奎星初升,光辉四射。天边岁月流转,九重天的春天即将来到,仙桃的盛宴传递着美好。银罂盛着美酒,翠管演奏着乐曲,宝香飘散到蓬莱的小殿。承蒙玉皇的恩典,长享千秋大业,翠绿的山峰直入云汉。看那鸿雁在高空飞翔,地阔天宽,渔人只能羡慕。梅花的清香,溪水的温暖,苕溪边吟诗作乐。算起来,金门听漏,玉墀清晨,尽管经历了风霜,脸上却满是沧桑。总不如在那绿野中安逸自在,镜中映照的时光仍不算晚。

注释:

  • 茂苑: 繁茂的园林,象征着繁华的生活。
  • 璇奎: 指的是天上的星星,代表光辉和美好。
  • 九重春: 指的是天上的春天,形容春意盎然。
  • 银罂: 一个盛酒的器皿,象征酒的美好。
  • 翠管: 乐器,代表音乐的美妙。
  • 荷玉皇恩重千秋: 表达对玉皇大帝的感恩,象征长寿的祝愿。

典故解析: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美好的生活。
  • 鸿飞: 鸿雁象征着高飞和自由,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金门: 传说中能听到天上漏水声的地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吴文英中年时期,正值他人生的高峰期,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长寿的祝愿。

诗歌鉴赏:

《瑞鹤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开篇的“记年时茂苑”,既是对过去繁华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接着,作者将香气、星光、春天、宴会等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荷玉皇恩重千秋”,不仅表达了对天界的向往,也反映了对长寿和幸福的渴望。接下来的描写对比了高空中的鸿雁与宽广的天地,展现了人们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羡慕,似乎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最后一段通过“总不如绿野身安,镜中未晚”的总结,表达了对安逸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年时茂苑: 追忆往昔繁华的时光。
  • 正画堂凝香,璇奎初焕: 描绘出优雅的环境和初升的星光,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天边岁华转: 体现时间流逝的主题。
  • 向九重春近,仙桃传宴: 传达对新春佳节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银罂翠管,宝香飞蓬莱小殿: 刻画宴会的美好氛围。
  • 荷玉皇恩重千秋,翠麓峻齐云汉: 表达对玉皇的感恩和对长寿的祝福。
  • 须看鸿飞高处,地阔天宽,弋人空羡: 通过鸿雁的自由飞翔引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梅清水暖,苕溪上,几吟卷: 描述悠闲的生活情景。
  • 算金门听漏,玉墀班早,赢得风霜满面: 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
  • 总不如绿野身安,镜中未晚: 归结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强调生活的真正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 “荷玉皇恩”比喻对神明的感恩。
  • 拟人: “梅清水暖”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强调了享受生活、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茂苑: 繁华与生机,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开始。
  • 璇奎: 光辉与希望,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银罂翠管: 代表音乐与宴会,象征着享受生活的方式。
  • 鸿飞: 自由与理想,象征着对天地间无限可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瑞鹤仙”一词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人生的感慨
    C. 对长寿的祝愿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九重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盛景
    B. 高处的春天
    C. 仙境的春天
    D. 以上都是

  3. “总不如绿野身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安逸生活的追求
    C. 对时间的感慨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同样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与《瑞鹤仙》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吴文英更侧重于对人生感慨的表达,而李白则多了几分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文英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四登飞鸿亭 历阳十咏之二鸡笼山 辟寒金(同前) 送潘景仁之官岭外兼寄桂林从叔 题乌江丘氏昆仲岁寒亭 翻翠袖 送王安节赴武康尉 念离群(沁园春) 苗而秀 题汉阳招真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离遣 焦耳 亠字旁的字 金章紫绶 拾掇无遗 万头攒动 摇开头的成语 杂牌军 田字旁的字 禳避 玉字旁的字 夙夜匪懈 包含撤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肴臑 泼油救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