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端正好 其三》

时间: 2025-04-27 12:28:37

诗句

露落风高桐叶坠。

小庭院、秋凉佳气。

兰堂聚饮华筵启。

罢令曲、呈珠缀。

晚天行云凝香袂。

新声内、分明心意。

玉炉初喷檀烟起。

敛愁在、双蛾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37

端正好 其三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原文展示:

露落风高桐叶坠。小庭院秋凉佳气。兰堂聚饮华筵启。罢令曲呈珠缀。晚天行云凝香袂。新声内分明心意。玉炉初喷檀烟起。敛愁在双蛾翠。

白话文翻译:

露水滴落,微风吹动,高大的桐树叶子纷纷落下。在这个小庭院里,秋风送来清凉的气息。兰堂中,朋友们聚在一起,华美的筵席已然展开。乐曲停止,珠玉般的声响依旧在耳边回荡。晚霞映照着天边的云彩,香袂轻盈,显得格外迷人。新的声音在心中分明传达着情意。玉炉里,檀香袅袅升起,愁绪收敛在那双美丽的眉间翠影之中。

注释:

  • 露落:露水滴落。
  • 桐叶坠:桐树的叶子飘落。
  • 佳气:美好的气息。
  • 聚饮:聚在一起饮酒。
  • 华筵:华丽的宴席。
  • 曲呈珠缀:乐曲的声音宛如珠子般的清脆悦耳。
  • 香袂:指香气和衣袂,形容香气四溢。
  • 玉炉:香炉,玉制的香炉。
  • 檀烟:檀香的烟雾。
  • 双蛾翠:指眉毛,形容愁苦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端正好 其三》写于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小庭院的秋景与聚会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温馨。开头“露落风高桐叶坠”,描绘了秋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接下来“小庭院秋凉佳气”,突出了这个小天地的宁静与舒适,仿佛让人感受到微风拂面,凉意袭来。

“兰堂聚饮华筵启”则将场景转向宴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密。诗人在这里用“华筵”来形容筵席的豪华,暗示聚会的热闹与欢快。接下来的“罢令曲呈珠缀”,声响如珠似的悦耳,传达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抒情,描绘了晚霞中的“行云”和“香袂”,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最后一句“敛愁在双蛾翠”,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愁绪,似乎是在感叹时光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秋日聚会的美好回忆与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落风高桐叶坠:描绘秋天的清晨,露水滴落,风吹高远,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2. 小庭院秋凉佳气:描述小庭院中的气候,秋天的凉意带来舒适的气息,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3. 兰堂聚饮华筵启:转向宴会,朋友们在美丽的兰堂聚会,意味着欢乐的聚餐时光。
  4. 罢令曲呈珠缀:乐曲停止,声音如珠般清脆,传达出欢乐时光的余韵。
  5. 晚天行云凝香袂:描绘晚霞和云彩,香袂轻盈,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6. 新声内分明心意:新的声音传达出内心的情感,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7. 玉炉初喷檀烟起:香炉中檀香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幽雅的环境。
  8. 敛愁在双蛾翠:愁绪隐约在美丽的眉间,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珠缀”比喻乐声的清脆。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晚天行云凝香袂”,工整的句式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宁静、聚会的欢乐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流露出一种温柔而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露水:象征着清新、纯净,代表着生命的开始。
  • 桐树: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
  • 兰堂:象征着高雅与温馨,是友谊的体现。
  • 玉炉:象征着文化与品位,传递出生活的精致。
  • 双蛾翠:象征着美丽与愁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露落风高”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特点?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兰堂聚饮”的意思是?

    • A. 在兰堂中聚会
    • B. 在兰堂中赏花
    • C. 在兰堂中读书
    • D. 在兰堂中写诗
  3. 诗中“新声内分明心意”反映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感悟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时光的留恋

答案:

  1. C. 秋天
  2. A. 在兰堂中聚会
  3. B. 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以夜晚为背景,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但《端正好 其三》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月夜忆舍弟》则更加深沉,充满了对亲情的牵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安世诗词集》

相关查询

拟古 其二 闺情效香奁体三首 其一 秋吟二首 其一 项羽台 秋吟 其四 折柳 和李蓝溪梅花韵 其一 龙江无杜鹃 黄蜀葵画卷 唐竹卿道士相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四通辐辏 艮字旁的字 别树一帜 色字旁的字 笃学好古 巾字旁的字 丸鼓 半工半读 素飧 包含盲的成语 付之一炬 单竭 包含申的词语有哪些 坑灰未冷 加热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