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游丝欲堕还重上》

时间: 2025-04-25 22:23:49

诗句

游丝欲堕还重上。

春残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争飞。

青梅细雨枝。

离愁终未解。

忘了依前在。

拟待不寻思。

刚眠梦见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3:49

原文展示

游丝欲堕还重上。
春残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争飞。
青梅细雨枝。
离愁终未解。
忘了依前在。
拟待不寻思。
刚眠梦见伊。

白话文翻译

游丝欲堕还重上:
游动的丝线快要掉落,但又重新升起。
春残日永人相望:
春天已接近尾声,日子变得漫长,人们在远处相互凝望。
花共燕争飞:
花朵与燕子争相飞舞。
青梅细雨枝:
青梅在细雨中摇曳,挂在枝头。
离愁终未解:
离别的愁苦始终未能解开。
忘了依前在:
早已忘却了之前的情景。
拟待不寻思:
本打算不再去思念。
刚眠梦见伊:
刚入睡就梦见了她。

注释

  • 游丝:形容轻盈飘动的丝线,常用来比喻柔弱的情感或状态。
  • 春残日永:春天已近尾声,日子却显得漫长,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 花共燕争飞:花朵和燕子在春天中竞相飞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青梅细雨枝:青梅是春季的象征,细雨滋润着枝头,呈现出一种温柔的情景。
  • 离愁终未解:离别带来的愁苦无法排解,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
  • 拟待不寻思:本想不去想念,但心情难以自控。
  • 刚眠梦见伊:梦中见到心中所思的人,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公元1072年-1140年),字文德,号景阳,北宋时期的词人。其词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描绘离别、思念等主题,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菩萨蛮·游丝欲堕还重上》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离别经历有关。诗中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情感的细腻描摹。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情感。开篇的“游丝欲堕还重上”引出了对轻盈与无常的感慨,丝线的飘动仿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难以捉摸。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残留和日子的漫长,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花共燕争飞”中,花朵与燕子的竞争象征着青春的活力,然而紧接着的“青梅细雨枝”则带来了一种温柔而又忧伤的意境,细雨滋润着青梅的枝条,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离愁的滋生。

后半部分通过“离愁终未解”表达了对离别的苦涩,尽管试图忘却,但内心的思念依然强烈,最终在梦中再次见到心上人,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

整首词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离愁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丝欲堕还重上:游动的丝线似乎要掉下,却又重新升起,象征着感情的波动和无常。
  2. 春残日永人相望:春天即将结束,而日子又漫长,人们在远处对视,暗示着人们的思念与期待。
  3. 花共燕争飞:花与燕子在春天中飞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4. 青梅细雨枝:细雨中的青梅,营造出一种柔和而清新的意境。
  5. 离愁终未解:离别带来的愁苦始终无法解开,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6. 忘了依前在:虽想忘却过去的情感,但心中仍然牵挂。
  7. 拟待不寻思:本打算不去思念,却无法控制内心。
  8. 刚眠梦见伊:刚入睡就梦见了她,显示了深厚的情感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游丝”比喻感情的轻盈与脆弱。
  • 拟人:如“花共燕争飞”,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春天的生机。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愁与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游丝:象征情感的脆弱与无常。
  2. :代表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感情的短暂。
  3. :象征青春与自由,飞翔的燕子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4. 青梅:寓意爱情的纯真与甜美。
  5. 细雨:象征温柔与忧伤,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丝欲堕还重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轻盈与无常
    • B. 坚强与勇敢
    • C. 快乐与幸福
  2. “离愁终未解”中的“愁”指的是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离别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满意
  3.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友谊
    • B. 爱情与离别
    •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与思念的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是思念亲人的情怀,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家国的忧虑,而杜安世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词作在壮阔中带有豪情,而杜安世则以细腻见长,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收录多位宋代词人的作品,便于对比和学习。
  • 《唐宋诗词鉴赏》:帮助理解诗词的背景与意象。
  • 相关研究论文:探讨杜安世及其作品的学术文章。

相关查询

诗 其一 招隐诗二首 其一 园葵诗二首 其一 为周夫人赠车骑诗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 其一 太山 豫章行 挽歌辞 其一 挽歌诗三首 其三 挽歌诗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命该如此 肝火 谋虑深远 贯颐奋戟 齐字旁的字 丹魃 包含纮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老校 阜字旁的字 不闻不问 成群逐队 滞压 顽迷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