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40
《鹊桥仙》
作者:杜安世 〔宋代〕
日长天气,深深庭院,又是春愁滋味。
池边昨夜雨兼风,战红杏余香乱坠。
阴阴亭榭,暖烟轻柳,万缕黄金窣地。
一双新燕却重来,但暗把罗巾掩泪。
春天的日子渐渐长了,天气温暖,庭院深深,心中不禁涌起春愁的滋味。
昨夜的雨夹着风,池边的红杏花瓣随风飘落,留下淡淡的香气。
阴影中的亭子,暖和的烟雾轻拂着柳树,金色的阳光洒在地上。
一对新来的燕子又飞回来了,但我只能暗暗用手帕掩住眼泪。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中国古代文人对春天的感慨、对离别和思念的共鸣密切相关,体现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春愁”主题。
杜安世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诗歌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鹊桥仙》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写景色与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逝去情感的怀念。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不仅是春天的美丽,更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鹊桥仙》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和人情感思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忧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张力。开篇以“日长天气,深深庭院”引入,描绘出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春日,随之而来的“春愁滋味”则暗示内心的苦闷。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池边昨夜雨兼风”,通过细节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春雨的柔和与温情,但这些美好在诗人心中却化为愁绪。
“阴阴亭榭,暖烟轻柳”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诗人在这份宁静中却感受到深深的孤独;而“万缕黄金窣地”则用光影的变化传达出春天的生机。最后一句“一双新燕却重来”,新燕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暗把罗巾掩泪”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情而又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日长天气,深深庭院,又是春愁滋味。
池边昨夜雨兼风,战红杏余香乱坠。
阴阴亭榭,暖烟轻柳,万缕黄金窣地。
一双新燕却重来,但暗把罗巾掩泪。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揭示了春愁这一普遍的人类情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象?
诗人用什么来掩盖自己的眼泪?
诗中的“春愁”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