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梅杂诗》

时间: 2025-05-07 08:41:33

诗句

风流百世林和靖,洒落三生杨补之。

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33

原文展示:

风流百世林和靖,洒落三生杨补之。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

白话文翻译:

林和靖以其风流韵事流传百世,杨补之则以其洒脱不羁的三生闻名。自从阆风归去之后,我多次展开画卷又重读其诗。

注释:

  • 风流百世:指林和靖的风流事迹被后人传颂,影响深远。
  • 林和靖:宋代著名文人林逋,字和靖,以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著称,世称“梅妻鹤子”。
  • 洒落三生:形容杨补之的个性洒脱,不受世俗束缚。
  • 杨补之:宋代画家杨无咎,字补之,擅长画梅,风格洒脱。
  • 阆风:指高雅的风气或文化氛围。
  • 归去:指离开或逝去。
  • 展画又观诗:指欣赏杨补之的画作和林和靖的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道洽,字泽民,号实斋,宋代诗人。他以诗名世,尤其擅长咏梅,作品多表现梅花的高洁品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林和靖和杨补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赞赏。诗中提到的“阆风归去”可能暗指某种文化或艺术氛围的消逝,而作者通过欣赏他们的作品来怀念和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林和靖和杨补之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高雅文化和艺术的热爱。诗中“风流百世”和“洒落三生”分别概括了两位文人的特点,林和靖的风流韵事和杨补之的洒脱个性,都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后两句“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文化氛围的怀念,以及通过欣赏他们的作品来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风流百世林和靖”,通过“风流百世”这一形容词,高度概括了林和靖的文化影响和人格魅力。
  • 第二句“洒落三生杨补之”,用“洒落三生”来形容杨补之的个性,强调其不受世俗束缚的自由精神。
  • 第三句“一自阆风归去后”,“阆风”指高雅的文化氛围,“归去”则暗示这种氛围的消逝。
  • 第四句“几回展画又观诗”,通过“展画”和“观诗”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文人的怀念和对其艺术成就的赞赏。

修辞手法:

  • 比喻:“风流百世”和“洒落三生”都是比喻,分别形容林和靖和杨补之的特点。
  • 对仗:诗中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高雅文化和艺术的赞美与怀念,通过林和靖和杨补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过去文化氛围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流:指林和靖的风流韵事,象征其文化影响和人格魅力。
  • 洒落:指杨补之的洒脱个性,象征其不受世俗束缚的自由精神。
  • 阆风:指高雅的文化氛围,象征过去的文化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林和靖”是指哪位宋代文人? A. 林逋 B. 杨无咎 C. 张道洽 D. 苏轼

  2. “洒落三生杨补之”中的“洒落”形容的是什么? A. 杨补之的画风 B. 杨补之的个性 C. 杨补之的诗风 D. 杨补之的生活态度

  3. 诗中的“阆风归去”暗示了什么? A. 文化氛围的消逝 B. 林和靖的逝世 C. 杨补之的隐退 D. 张道洽的离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林逋的《山园小梅》
  • 杨无咎的《梅花图》

诗词对比:

  • 林逋的《山园小梅》与张道洽的这首诗都以梅花为题材,但前者更侧重于梅花的自然美,后者则侧重于对文人品格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人传记》
  • 《中国梅花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桥舟中二首 赋惠计院允堂 对黄花 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 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 满庭芳(春感) 蝶恋花(吴中赵园) 望江南 如梦令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鐇镢 鼻字旁的字 云屯蚁聚 鬯字旁的字 包含劣的词语有哪些 笑耍头回 胸无点墨 包含评的成语 寻风捕影 气字旁的字 浼渎 驰光 先字旁的字 包含横的词语有哪些 兔头麞脑 包含狯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融明 及锋一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