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0:41
白马支庵,赤鸣孙塔,甚处佛留真相。知否天龙遗蜕在,近傍牛宫无恙。当年名妒道玄,邀福吴侬,玲珑甘运仙人掌。难道浊泥淘尽,西施同葬。斋去漫谑雪堂,不泥善业,药叉谁镇魔党。尽悬赏。巧工铸蠡,怕腾笑群盲摸象。叹香界飙轮簸荡。木兰空宝唐题榜。祗手段通灵,荒都迹许刘銮访。
白马寺的庵堂,赤鸣的塔楼,到处留有佛教的真谛。你知道天龙寺的遗骸在何处吗?就在牛宫附近依然安好。往年道玄名声显赫,曾邀吴侬一同祈福,玲珑剔透的仙人掌也在此生根。难道浑浊的泥土都已被淘尽,连西施也与之同葬?斋戒后漫步雪堂,不再执着于善业,究竟是谁在镇压魔党?到处都是悬赏的消息。巧匠铸造的器物,害怕引发众盲人摸象的笑话。叹息之间,香界的风轮翻滚荡漾。木兰花的空域里,唐朝的题榜已无踪影。只求用手段通灵,荒凉的都城是否能许刘銮的拜访?
章钰,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与深厚的文化修养而闻名。作品常常融合佛教、道教与世俗文化。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崇敬与对道教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也有对当下局势的沉思,体现了作者对宗教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章钰的《八宝妆·甫里保圣寺罗汉塑像》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中开篇描绘白马寺和赤鸣塔,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随后引入对历史名人的回忆,表现出对道玄与吴侬的钦佩。诗中多次提及佛教的遗迹和文化,反映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历史的追寻。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多元,从“天龙遗蜕”到“牛宫无恙”,每一个词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章钰通过对物象的细腻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的交织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形式上追求对仗和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在内容上则揭示了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透过佛教与道教的思考,探讨了人性、命运和历史的交织,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思考。
白马寺的象征是什么?
A. 战争
B. 信仰
C. 财富
D. 权力
诗中提到的“牛宫”指代的是:
A. 一种动物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个地名
D. 一种建筑
“药叉”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神灵
B. 魔鬼
C. 人类
D. 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