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45
一络索 春闺
作者: 徐灿〔清代〕
惯送好春归去。
怕和花语。
一帘残梦醉醒中,
禁得这番红雨。
群玉山头仙侣,
乱云无处。
不须乡泪染江流,
倩个燕儿传与。
春天总是轻易地离去,
我害怕与花儿交谈,
在这帘幕后,我在梦中沉醉而醒来,
却无法承受这场红色的细雨。
群山之巅的仙人伴侣,
在纷乱的云彩中无处寻觅。
不必让乡愁的泪水浸染江水,
只需让那燕子替我传达思念。
作者介绍: 徐灿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世,生活在一个风华正茂的时代。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见长,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是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思念之作。在春天的背景下,诗人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希望。
《一络索 春闺》以春天的离去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全诗情感深沉,字句间流露出一份淡淡的忧伤。首句“惯送好春归去”,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离去让人感到不舍、惆怅。紧接着“怕和花语”,反映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诗人似乎不愿意与花草交流,因为那将使他更加痛苦。接下来的“残梦醉醒中”,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梦境的破碎让人感到无奈,仿佛一切美好都已不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出一种恍惚的境界,尤其是“群玉山头仙侣”和“乱云无处”,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不须乡泪染江流,倩个燕儿传与”,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更是通过燕子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希望,期待着能够与心爱之人再相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天的离去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夹杂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雨”象征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诗中“倩个燕儿传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忧虑;而徐灿的《一络索 春闺》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思念。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春天时节的不同心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