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午睡闻子规》

时间: 2025-04-25 05:08:54

诗句

睡眼䰒松未爽时,一声杜宇顿开眉。

不须报道思归乐,今我真归不用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08:54

原文展示:

午睡闻子规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睡眼䰒松未爽时,
一声杜宇顿开眉。
不须报道思归乐,
今我真归不用思。

白话文翻译:

在午睡时,眼睛还未完全清醒,这时听到一声杜鹃的鸣叫,顿时精神焕发。无需再去听那些关于思乡的歌谣,今天我已经真正回家,无需再去思念。

注释:

  • 䰒松:形容刚睡醒时眼睛睁不开的状态。
  • 杜宇:指杜鹃鸟,古代诗人常用杜鹃鸟代表思乡之情。
  • 报道:指传达或唱出思乡的乐曲。

典故解析:

“杜宇”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思乡情结相联系,杜鹃的鸣叫被视为寄托乡愁的象征。此诗通过杜鹃鸟的叫声,展现了作者从思乡情绪中解脱的喜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以咏物诗和山水诗著称。他追求自然、真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可能在某个温暖的午后,享受午睡时,突然被杜鹃的叫声唤醒,感受到归乡的快乐。

诗歌鉴赏:

《午睡闻子规》是一首表现归乡喜悦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刚睡醒的状态,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展现出一种懒散的情绪。接着,杜鹃的鸣叫打破了这份宁静,瞬间让人精神焕发,象征着归乡的快乐与期待。诗中“不须报道思归乐”,表明作者已经不再需要那些关于思乡的乐曲来勾起情感,因为他已经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地方。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满足,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睡眼䰒松未爽时:刚刚醒来,眼睛还未完全睁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睡眠的状态。
  2. 一声杜宇顿开眉:听到杜鹃的鸣叫,瞬间清醒,眉头舒展,暗示内心的愉快与放松。
  3. 不须报道思归乐:不再需要听那些关于思乡的乐曲来感受快乐。
  4. 今我真归不用思:今天我真的回家,无需再去思念,表达了归家的喜悦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眼睛的状态和心情赋予生命,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使得语言韵律感强,读来流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归乡”的主题,通过杜鹃鸣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归属感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的解脱。

意象分析:

  • 杜宇(杜鹃):象征思乡情,古人常以其鸣叫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 午睡:代表一种悠闲的状态,构建出轻松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杜宇”指的是什么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麻雀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忧愁

答案

  1. B. 杜鹃
  2.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但杨万里的诗中更强调归家的喜悦,而李白则深情款款地流露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曹家沙风中抛江危甚抵铜陵县 周孚与高伯庸同游王氏庵归而闾丘仲诗至因次 周孚与高伯庸同游王氏庵归而闾丘仲诗至因次 舟中对月 舟行不及游九华 舟上晚望庾楼 舟上晚望庾楼 舟上晚望庾楼 舟上感兴 舟归富池纪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撑岸就船 脸结尾的成语 旧事重提 先忧后喜 制则 丶字旁的字 紫英 返本还元 噤哑 旷绝一世 包含代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吹一唱 攴字旁的字 包含藻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挥斥八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