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4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41:04
琳池歌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木兰为楫,文梓为船。
青荷为盖衣红莲,宫娃侧坐挥繁弦。
凄风袅袅飘素秋,
飞花委叶承波流,
霜露夜下不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水边景象:用木兰树的枝条作为桨,文梓树的木材做成船,青荷作为遮盖,红莲则作为装饰。宫中女儿侧坐在船上,轻轻弹奏着乐器。凄凉的秋风轻轻飘动着,落花随着水波漂流,霜露在夜幕降临时无法再留存。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无常的感叹。
作者介绍:何景明,明代诗人,以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而著称,常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水边时,感受到秋天的凄凉和自然的美丽,因而写下的表达对自然的敬仰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琳池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天水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开头的“木兰为楫,文梓为船”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材料与人类活动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着描绘了宫女在船上的优雅姿态,她轻轻弹奏乐器,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氛围。随着“凄风袅袅飘素秋”的描写,秋风的凄凉感愈发明显,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最后“霜露夜下不可留”一句,直白而有力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珍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秋天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木兰为楫,文梓为船”中,木兰和文梓分别代表什么?
诗中“宫娃侧坐挥繁弦”描绘了什么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为进一步了解《琳池歌》及其背景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