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37
咏湖中雁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
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
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春天的池塘水波荡漾,旅途中大雁在空中自由飞翔。
水流轻轻牵引着柔弱的水草,大雁收拢翅膀带着残留的霜。
群雁在水面上浮动,轻轻荡漾着,单只的雁在追逐孤独的光影。
悬在空中的大雁却不愿落下,飞翔之间有些杂乱未成行。
它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一起振翅飞行,仿佛要回到故乡。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大雁作为迁徙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与离别的情感。大雁归乡的意象在古诗词中非常常见,尤其在描绘春天、思乡主题的作品中。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山,号阮亭,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擅长诗赋和骈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沈约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社会变革频繁,战乱不断。诗中描绘的湖中雁,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游子思乡情感的共鸣。
《咏湖中雁》通过描绘春塘中飞翔的大雁,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游子情感的深刻理解。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水荡漾的池塘和翱翔的旅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息。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大雁在水中和空中的灵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含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最后几句,通过大雁的飞翔与水面的波动,表达了归乡的渴望,展现了内心的柔情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意象生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离别游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沈约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旅雁”这一意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归属感。
诗中描绘的水面是怎样的状态?
A. 干涸的
B. 盈满的
C. 冰冻的
D. 浑浊的
“旅雁每迥翔”中“迥”字的意思是?
A. 远离
B. 旋转
C. 飞翔
D. 归来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伤感
C. 自由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