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39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欣喜和对新安江的赞美。诗人提到,来访的舟客在这条河流上是多么珍贵的事情,清澈的水面如同明镜,四季交替之间始终如一。高耸的乔木在水面上投下影子,水中游动的鱼影一览无余。沧浪(大海)有时会浑浊,清流也会因为干涸而没有水源。与其乘船而去,不如俯身映照石头上的光泽。纷扰的世俗让我远离尘嚣,难道还需要用衣巾来清洗?我希望用潺潺的流水,沾染你衣上的尘埃。
沈约,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公元441年,卒于513年。他是南朝宋时期的重要文人之一,以其诗词、文赋著称,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此诗作于沈约与友人相聚之时,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新安江是沈约故乡的河流,诗中通过描写江河的清澈和水中的生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以新安江为背景,通过清澈的河水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便以“眷言访舟客”引入,既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又道出江水的珍贵,暗示着友谊如同清流般纯净。接着,诗人通过“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的描写,展现了新安江的清澈与四季的变化,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对高山、游鱼的描绘,展示出新安江的深邃与生机,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一句则引发了对人生起伏的思考,表明人生的清浊交替与世事无常。最后几句以“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的反问,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渴望借助潺湲流水来洗涤心灵的渴望,最终回归自然与友情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友谊的感慨,展现了沈约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舟客”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船上的水手
C. 河流的主人
诗中“沧浪有时浊”表达了什么?
A. 大海总是清澈的
B. 人生有时会遇到挫折
C. 河流永远不会干涸
诗人希望用什么来清洗衣物上的尘埃?
A. 河水
B. 雨水
C.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