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0:43
只疑云欲飞,不知山势峭。
潇洒出清挺,孤立更娟妙。
银汉淬寒锋,锐利不可鞘。
划破漏天漏,娲皇补不到。
绝壑凝元阴,万古雪如缟。
自从天地开,日月光未照。
山鬼与木客,隐隐杂啼笑。
安得壁上行,绝顶访祠庙。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峻的小剑山,云雾缭绕,似乎要飞起来,却不知道山势是多么陡峭。山体清秀,孤傲而美丽。银色的银河像锋利的刀刃,寒冷而无法收敛,划破了天空的缝隙,甚至连女娲也无法修补。深壑中凝聚着阴冷的气息,古往今来的雪像白缎子一样。自从天地开辟以来,日月之光从未照耀这里。山中的鬼神和树木精灵,隐隐约约传来啼哭和笑声。我该如何在高壁上行走,去绝顶拜访那里的祠庙呢?
汪仲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其诗作而留名。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感。
《小剑山》创作于自然景色宜人的时节,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山的崇敬之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所描绘的山景,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小剑山》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小剑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以小剑山为中心,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幽的氛围。开篇即以“只疑云欲飞”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山的高度和险峻通过“山势峭”得以突出,形成对比,突显了山的独特魅力。
“潇洒出清挺,孤立更娟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山的形态,形容词的运用让人感受到山的灵动与洒脱,犹如一位清丽的女子,独自面对苍穹。接着,“银汉淬寒锋”运用比喻,将银河比作寒冷的锋刃,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传达出一种冷峻的美。
诗中提到的“娲皇补不到”,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整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逐渐引入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最后以“绝顶访祠庙”的愿望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只疑云欲飞,不知山势峭。
开篇以“只疑”引入,给人一种迷雾缭绕的感觉,云朵似乎要飞走,暗示山的高度和神秘。
潇洒出清挺,孤立更娟妙。
描述山的清秀形态,强调其独特之美,使用“潇洒”和“娟妙”的形容词,极富诗意。
银汉淬寒锋,锐利不可鞘。
银河如刀锋般冷冽,增强了景象的震撼感,暗示自然的力量无可抵挡。
划破漏天漏,娲皇补不到。
自然的力量强大到连传说中的女神也无法修补,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绝壑凝元阴,万古雪如缟。
通过“绝壑”与“万古雪”,营造出一种寒冷、静谧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永恒。
自从天地开,日月光未照。
表达了小剑山的孤独与神秘感,似乎是一个未被人类文明触及的地方。
山鬼与木客,隐隐杂啼笑。
描绘了山中的鬼神与树木精灵,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安得壁上行,绝顶访祠庙。
结尾的愿望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围绕小剑山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寻。通过描绘高山的雄伟与神秘,诗人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传达出一种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小剑山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理想与追求的象征,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娲皇”指的是:
A) 一位山神
B) 创造人类的女神
C) 自然的化身
答案:B
“绝顶访祠庙”表达了诗人:
A) 对宗教的反感
B)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C) 对自然的冷淡
答案:B
诗中描绘的山的特征是:
A) 低矮平坦
B) 陡峭孤立
C) 繁茂茂盛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