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1:55
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
作者: 郭居安 〔宋代〕
听都人共语,又还是岁逢庚。
记今帖频催,衮衣将至,绣幰先迎。
笙歌六宫齐奏,到而今犹唱贺升平。
千岁人间福本,天公著意看承。
秋深。帘卷空明。
问西子,最宜晴。
喜新来多暇,玉醪龙炙,菊院花城。
明年耳孙头上,更君王亲点泥金。
兜率摩耶住世,长看佛度众生。
听到人们相聚聊天,时间又到了庚年的岁尾。
记得如今的帖子频频催促,华丽的礼服即将送到,绣制的华盖先来迎接。
六宫的笙歌齐声奏响,直到今天依然在庆贺升平的盛世。
千年的福气在人间积累,天公也特别关注这份承载。
深秋时节,帘子卷起,明亮的天空一片清澈。
问西子,她最适合在晴天里。
喜新来的有很多悠闲时光,玉醪和龙炙在菊花院子和繁华城中。
明年我孙子的头上,更要请君王亲自点缀泥金。
兜率和摩耶的佛祖仍在世,长久地看着佛度众生。
郭居安,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描写生活琐事与人情世态而受到关注。他的词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作。
本词创作于一个庆祝的节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许多节庆的元素,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祝愿。
《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是一首结合了节庆氛围与个人情感的作品,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民众的和谐。词的开头提到“岁逢庚”,立即将读者带入时间的流转与节庆的氛围中,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不仅描绘了礼服与迎接的场景,更通过“六宫齐奏”的乐声,体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秋深的意象则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问西子,最宜晴”,则通过对西施的美好期待,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玉醪龙炙”,不仅是对美食的描绘,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追求安逸和欢愉的心态。
最后一句提到的“兜率摩耶住世”,则引入了佛教的意象,象征着慈悲与希望,人们在物质富足之余,更应关注精神世界的追求。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与盼望的社会。
本诗通过描绘节庆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生活富足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珍视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幸福生活。
诗中提到的“岁逢庚”是什么意思?
A. 指当前年份为庚年
B. 指过去的年份
C. 指未来的年份
答案:A
“笙歌六宫齐奏”中“六宫”指的是?
A. 六个宫殿
B. 六个乐器
C. 六个宫女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西子”是指?
A. 西施
B. 西方的女子
C. 西方的神仙
答案:A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忧虑
B. 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珍视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B
对比郭居安的《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均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郭居安的作品更侧重于节庆的欢庆与社会的安宁,而辛弃疾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意象与情感基调上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反映了宋代文学的繁荣。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