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岁寒》

时间: 2025-05-02 05:28:10

诗句

森森翠色密藏烟,雾鬣风髯上拂天。

应伴我公长不老,不知化石在何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8:10

原文展示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岁寒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森森翠色密藏烟,
雾鬣风髯上拂天。
应伴我公长不老,
不知化石在何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寒冷的景象,青翠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密集而苍翠,雾霭和风中夹杂着鬓发似的细霜,仿佛在与天空轻轻接触。诗人想象着像我公这样的长者,应该能够长生不老,不知道化作石头会是在何时。

注释

  • 森森翠色: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 密藏烟:指雾气笼罩,隐秘而厚重。
  • 雾鬣风髯:比喻雾像鬣毛,风像胡须,形象化地描绘自然景观。
  • 应伴我公:指应该与高人长者为伴。
  • 不知化石:形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寒冬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冬季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深邃。开篇的“森森翠色密藏烟”描绘了树木的青翠和雾气的缭绕,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被烟雾笼罩的梦境中。接下来的“雾鬣风髯上拂天”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风与雾的交织,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生机。

最后两句则转至哲理,诗人表达了对长生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使整首诗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生命思考。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也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深思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森森翠色密藏烟:描绘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更加苍翠,营造出茂密的自然环境。
  2. 雾鬣风髯上拂天:将雾和风拟人化,形象地表现出自然元素的互动。
  3. 应伴我公长不老:表达了对长者的敬仰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4. 不知化石在何年: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生命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雾比作鬣,风比作胡须,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特征,使景象更具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称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长生与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色:象征生命力与生机,代表自然的美好。
  • 烟雾:象征神秘与模糊,暗示生命的无常。
  • 长不老:象征着对永恒与不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森森翠色”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秋天的枯叶
    • B. 冬天的雪景
    • C. 春天的树木
    • D. 夏天的花海
  2. “不知化石在何年”的意思是?

    • A. 生命的长久
    • B. 时间的流逝
    • C. 美丽的瞬间
    • D. 自然的变迁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姜特立与李白:两位诗人皆擅长描绘自然,但姜特立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查询

赠徐希仁石砚别 月下寄徐希仁 梳铭 龟铭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请虾蟆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四 客谢井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八 客谢竹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七 竹请客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六 石荅竹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二 石让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多的成语 音字旁的字 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会徽 兕虎 审博 目论浅识 两点水的字 一貌堂堂 包含屣的词语有哪些 敦大 已业 风字旁的字 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放浪无拘 善自为谋 跋涉长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