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47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阳枋 〔宋代〕
去年精祷雨随至,
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
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
枵腹何由更隐雷。
若使边臣充此意,
凶残到处岂难摧。
去年的虔诚祈祷使雨水如愿而至,
今天的香气四溢伴随雨水而来。
人世间的事情只有真实没有虚伪,
上天的心意自然可以以诚回报。
只需轻轻一拨就能知道雪已融化,
肚子空空怎么还能隐藏雷声?
如果让边疆的官员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凶残的敌人到处都难以被摧毁。
阳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象表现内心情感,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这首诗是在黄叔厚担任地方官员时创作的,作者借雨水的到来,表达对黄叔厚的祝贺,体现了对官员清明执政的期盼。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礼赞与对人事的反思。开篇的“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通过对比去年的虔诚祈祷和今年的雨水,展示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心向善的渴望。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这一句则引导读者思考人际关系的真诚与诚信。阳枋在此强调只有真实的心意才能得到上天的回应,显示了他对社会道德的关注。
接下来的意象“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通过雪与雷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空虚与对外界事物的敏感。若无真实的内心,那么即便是空腹亦无法隐藏雷鸣般的外部冲击。
最后一句“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则以政治现实为背景,表达了对边疆治理的关注,呼吁官员们要有真诚的心,以应对外部的威胁。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是对仗工整,但更为重要的是其内涵的深刻与情感的真挚,让人深思。
整首诗以雨水的到来为引子,表达了对黄叔厚的赞美与祝贺,同时也借此引申出对人性、政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真诚与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下列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对黄叔厚的祝贺?
A. 去年的虔诚祈祷使雨水如愿而至
B. 凶残到处岂难摧
C. 人事只从无伪见
D. 今日熏香雨便来
诗中“枵腹”指代什么?
A. 内心空虚
B. 身体饥饿
C. 隐藏真相
D. 自然现象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哪种关系?
A. 自然与人
B. 人与人
C. 政治与自然
D. 政治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