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巫山十二峰》

时间: 2025-04-24 01:23:20

诗句

真灵间气巧蟠融,天下应无似此峰。

笑杀襄王凡俗骨,妄生狂梦想仙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23:20

原文展示

巫山十二峰
作者: 阳枋 〔宋代〕

真灵间气巧蟠融,
天下应无似此峰。
笑杀襄王凡俗骨,
妄生狂梦想仙踪。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峰的灵气与天地的精华巧妙融合,
世上恐怕没有像这座峰一样的奇特。
真是让襄王那些凡俗之人感到羞愧,
妄想追寻那仙人的踪迹。

注释

  • 真灵:指山的灵气、精华。
  • 蟠融:蟠,缠绕;融,融合。形容气氛的奇妙与和谐。
  • 襄王:指春秋时期的襄王,寓意凡俗之人。
  • 妄生:妄想,空想。
  • 狂梦:狂妄的梦想,指不切实际的幻想。
  • 仙踪:指神仙的踪迹,象征着理想或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自然景观及其蕴含的哲理。

创作背景

《巫山十二峰》写于特定的山水游历中,表达了诗人对巫山奇峰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巫山十二峰》通过对巫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奇特与灵气,诗人以巫山为背景,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首句“真灵间气巧蟠融”,开篇即以“真灵”二字点题,强调这座山的灵气与天地的精华相融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第二句“天下应无似此峰”则是对巫山的高度赞美,表现了诗人对于巫山独特风貌的惊叹与向往。

后两句转向对比,强调了襄王的凡俗,显示出诗人与世俗的距离。襄王虽为王者,但在面对巫山的奇特与灵气时,显得无比渺小。诗的最后以“妄生狂梦想仙踪”收尾,抒发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俗世的超脱,构建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真灵间气巧蟠融:这句强调巫山的灵气与大自然的气息完美结合,展现出一种奇特的和谐美感。
  2. 天下应无似此峰:表达了巫山的独特性与无可比拟之处,展示了诗人的赞叹。
  3. 笑杀襄王凡俗骨:以襄王作为象征,抨击了那些仅仅追求物质与权力的凡人。
  4. 妄生狂梦想仙踪: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渴望的虚幻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巫山被比作理想的象征。
  • 对仗:如“真灵”与“凡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对立感。
  • 夸张:如“天下应无似此峰”,突出了巫山的独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通过襄王的对比,揭示了人们追求名利的虚幻与无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灵气:代表着自然的精华与生命力。
  • 仙踪: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阳枋
    C. 杜甫
    D. 苏轼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襄王”代表了__之人。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B
  2. 凡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庐山谣》 李白:同样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山中杂诗》 王维:描绘山水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花叶相遮相映 一览亭 风洞 次韵 其二 洗尘赠张立之判官 月之四日至南陵大雨江边之圩已有没者入鄱阳境中山田乃以无雨为病偶成一章呈王龟龄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 船斋 鹊桥仙(落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至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陬芒 西开头的成语 拼装 包含坎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纚的词语有哪些 客宿 裂石流云 神思恍惚 鼠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犀燃烛照 长虑顾后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奸权 倾家破产 包含帱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