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谒延庐州行至板桥忽病而止复还建康以五诗》

时间: 2025-05-05 07:33:27

诗句

数载炎州不惯寒,并江已怯瘦栾栾。

旧识淮南今更老,绝知于此亦良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3:27

原文展示:

数载炎州不惯寒,并江已怯瘦栾栾。旧识淮南今更老,绝知于此亦良难。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州郡生活多年,不习惯寒冷;沿着江边行走,已经感到瘦弱不堪。旧日相识的淮南地区,如今更显老态;深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也颇为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炎州:指南方炎热的地方。
  • 不惯寒:不习惯寒冷的气候。
  • 并江:沿着江边。
  • 瘦栾栾:形容瘦弱的样子。
  • 旧识:旧日相识的地方或人。
  •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
  • 绝知:深知,非常清楚。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他旅途中因病返回建康时所作,表达了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前往延庐州途中,因病返回建康时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南方炎热气候的不适应,以及对淮南旧地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数载炎州不惯寒”直接点出了作者对南方炎热气候的不适应,而“并江已怯瘦栾栾”则进一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身体的瘦弱和对旅途的畏惧。后两句“旧识淮南今更老,绝知于此亦良难”则抒发了对旧地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艰难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数载炎州不惯寒”:直接表达了作者在南方炎热地区生活多年后,对寒冷气候的不适应。
  • 次句“并江已怯瘦栾栾”:通过“并江”和“瘦栾栾”两个意象,描绘了作者沿着江边行走时的瘦弱和畏惧。
  • 第三句“旧识淮南今更老”:抒发了对旧地的感慨,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末句“绝知于此亦良难”: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瘦栾栾”形容作者的瘦弱,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数载炎州”与“旧识淮南”,“不惯寒”与“今更老”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描绘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对旧地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艰难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州:南方炎热的地方,象征着不适应的环境。
  • 并江:沿着江边,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瘦栾栾:形容瘦弱的样子,象征着身体的衰弱。
  • 淮南:旧日相识的地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瘦栾栾”形容的是什么? A. 寒冷 B. 瘦弱 C. 炎热 D. 旅途
  2. 作者对“淮南”有何感慨? A. 喜爱 B. 陌生 C. 感慨时光流逝 D. 习惯寒冷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环境的适应 B. 对生活的感慨 C. 对旅途的畏惧 D. 对旧地的怀念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和对旧地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徐仲晦以尚书郎召 读秦纪七绝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三 赠日者袁天勋 答建士谢旿二首 湘潭道中即事二首 题后林李伯高诗卷 辛亥各口占十绝 挽方孺人一首 题灵石日长老所藏寒斋遗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乌薪 页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盘郢 餐风露宿 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降红 生花妙笔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针头线脑 游丐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鼻字旁的字 学宪 包含驻的词语有哪些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