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方兴化茔舍》

时间: 2025-05-07 09:01:56

诗句

晴檐方听夜淋浪,晚送儒臣别建章。

但欲有言扶国是,不嫌无计作身防。

轻舟过处猿频断,旧宅开时菊正黄。

心事对床应细语,得归如此亦何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56

原文展示:

题方兴化茔舍 赵师秀 〔宋代〕

晴檐方听夜淋浪, 晚送儒臣别建章。 但欲有言扶国是, 不嫌无计作身防。 轻舟过处猿频断, 旧宅开时菊正黄。 心事对床应细语, 得归如此亦何妨。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屋檐下,刚刚听完夜雨的淋漓声, 傍晚时分送别了儒雅的大臣离开宫殿。 只希望能有言论支持国家的政策, 不介意没有计策来保护自己。 轻舟经过时,猿猴的叫声频频中断, 旧时的宅院开放时,菊花正黄。 心事应当在床边细细诉说, 能够回家这样也是无妨的。

注释:

  • 晴檐:晴朗天气下的屋檐。
  • 夜淋浪:夜晚的雨声。
  • 儒臣:指有学问和品德的官员。
  • 建章:指宫殿。
  • 国是:国家的政策和大事。
  • 身防:个人的防备和保护。
  • 轻舟:小船。
  • 猿频断:猿猴的叫声频繁中断。
  • 旧宅:旧时的住宅。
  • 菊正黄:菊花正值盛开,颜色金黄。
  • 对床:指在床边。
  • 细语:细细诉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赵师秀在送别一位儒雅的大臣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个人归隐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在送别一位重要的大臣后,感慨国家大事与个人命运,同时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晴朗的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个人归隐的向往。诗中“晴檐方听夜淋浪”一句,以雨声为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晚送儒臣别建章”则表达了诗人对儒雅大臣的敬重和对宫廷生活的告别。后文通过“轻舟过处猿频断”和“旧宅开时菊正黄”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檐方听夜淋浪”:诗人坐在晴朗的屋檐下,听着夜晚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2. “晚送儒臣别建章”:傍晚时分,诗人送别了一位儒雅的大臣离开宫殿,表达了对大臣的敬重和对宫廷生活的告别。
  3. “但欲有言扶国是”:诗人希望能有言论支持国家的政策,展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4. “不嫌无计作身防”:诗人不介意没有计策来保护自己,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
  5. “轻舟过处猿频断”:轻舟经过时,猿猴的叫声频频中断,营造出一种自然和宁静的氛围。
  6. “旧宅开时菊正黄”:旧时的宅院开放时,菊花正值盛开,颜色金黄,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7. “心事对床应细语”:诗人的心事应当在床边细细诉说,表达了对亲密交流的渴望。
  8. “得归如此亦何妨”:诗人认为能够回家这样也是无妨的,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猿频断”,将猿猴的叫声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如“晴檐方听夜淋浪,晚送儒臣别建章”,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个人归隐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国家大事的责任感,也有对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晴檐:晴朗天气下的屋檐,象征宁静和安逸。
  • 夜淋浪:夜晚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 轻舟:小船,象征自由和归隐。
  • 猿频断:猿猴的叫声,增强自然和宁静的氛围。
  • 旧宅:旧时的住宅,象征归隐和安宁。
  • 菊正黄:菊花正值盛开,颜色金黄,象征秋天的丰收和归隐的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晴檐方听夜淋浪”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A. 热闹 B. 宁静 C. 紧张 D. 悲伤
  2. “晚送儒臣别建章”中的“建章”指的是什么? A. 宫殿 B. 书房 C. 市场 D. 学校
  3. 诗中“轻舟过处猿频断”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自由 C. 忧愁 D. 兴奋
  4. “旧宅开时菊正黄”中的“菊正黄”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热情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宁静
  2. A. 宫殿
  3. B. 自由
  4. C. 秋天的丰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师秀的《题方兴化茔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赵师秀的诗更多了一份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 赵师秀的《题方兴化茔舍》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但赵师秀的诗更多了一份对个人归隐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赵师秀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及甫入峡杂咏·峡口 大人用韵再一首 送商总郎三首 畴甫叔挽诗 其一 大人和云楼底雪千峰楼头着寓翁梅力开萼绿桃 九月十八日夜泊刘郎浦 其一 除妄 送商总郎三首 温泉院二绝 普照僧生云轩云闲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麒麒楦 戴高履厚 走之旁的字 订辑 子字旁的字 廪粟 痴人说梦 怨碑 心怀忐忑 甘字旁的字 如约 韦字旁的字 筚路蓝褛 麻字旁的字 背城一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