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

时间: 2025-08-10 19:41:41

诗句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9:41:41

原文展示: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 赵师秀 〔宋代〕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白话文翻译:

在野之人没有其他事务,因此得以坐在空旷的林中。 黄色的书卷依然铺展在阳光下,青莲般的心灵尚未觉悟。 山寺中的铎声在静谧中回响,石池中的萤火虫影显得格外深邃。 不敢邀请友人来访,只因闲暇时或许会来寻访。

注释:

  • 野人:指在野的隐士或无官职的士人。
  • 空林:空旷的树林,指隐居之地。
  • 黄卷:指书籍,因古时书卷多用黄色纸张。
  • 青莲:比喻清净无染的心境。
  • 铎音:指寺庙中的铃声。
  • 萤影:萤火虫的光影。
  • 芳屣:指友人的鞋子,代指友人。
  • 傥一寻:或许会来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字子美,宋代诗人,以隐逸诗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太平山读书时寄给城中朋友的诗作,表达了他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也暗示了心灵的未悟状态。而“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则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淡淡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诗人自称野人,表明自己无官职,无世俗事务,因此得以在空旷的林中静坐,享受自然。
  •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黄色的书卷在阳光下铺展,象征着学问的追求;青莲未悟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尚未达到。
  •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山寺中的铃声在静谧中回响,石池中的萤火虫影显得格外深邃,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
  •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诗人不敢邀请友人来访,只因闲暇时或许会来寻访,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莲未悟心”中,青莲比喻清净无染的心境。
  • 对仗:“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中,黄卷与青莲,铺日与未悟心,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学问和心灵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黄卷:象征学问的追求。
  • 青莲:象征清净无染的心境。
  • 铎音:象征山寺的静谧。
  • 萤影:象征石池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卷”指的是什么? A. 黄色的书卷 B. 黄色的布料
  2. “青莲未悟心”中的“青莲”比喻什么? A. 清净无染的心境 B. 青色的莲花
  3. 诗中的“铎音”指的是什么声音? A. 寺庙中的铃声 B. 山中的鸟鸣
  4. 诗人为什么“不敢邀芳屣”? A. 因为友人忙 B. 因为闲暇时或许会来寻访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师秀的《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都描写了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赵师秀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问和心灵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赵师秀的诗作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普照游二庵 八阵碛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和王斿二首 其二 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减字木兰花·送别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石芝(并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五十步笑百步 虫字旁的字 觊觎之志 赶饭 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总极 爻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恐呵 包含顶的成语 龍字旁的字 世权 边制 台结尾的成语 燋金烁石 引领而望 开诚布公 干字旁的字 包含朝的成语 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