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真直院出使江东》

时间: 2025-05-05 09:10:27

诗句

一节铸黄金,翩然别禁林。

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

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

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10:27

原文展示:

送真直院出使江东 赵师秀 〔宋代〕

一节铸黄金,翩然别禁林。 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 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 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真直院的官员被任命为使者前往江东的情景。诗中,“一节铸黄金”比喻真直院的品德高尚,如同铸造的黄金一样珍贵。“翩然别禁林”形容他轻松地离开了朝廷的禁地。“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表明他在朝廷中曾多次直言进谏,现在已决定离开朝廷。“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表达了他虽然因离别而感到忧愁,但内心深处却因能够完成使命而感到喜悦和无愧。“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则赞美了真直院的高尚品德,使得江边的人们都对他表示敬意,就像尊敬曾参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节铸黄金:比喻品德高尚,如同铸造的黄金一样珍贵。
  • 翩然别禁林:形容轻松地离开了朝廷的禁地。
  • 几于言事日:在朝廷中多次直言进谏的日子。
  • 已作去朝心:已经决定离开朝廷。
  • 有识愁虽结:有见识的人因离别而感到忧愁。
  • 无惭喜自深:内心深处因能够完成使命而感到喜悦和无愧。
  • 江边瞻使者:在江边看着使者。
  • 谁不敬曾参:谁不尊敬曾参,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品德高尚著称。

典故解析:

  • 曾参:孔子的弟子,以品德高尚著称,这里用来比喻真直院的高尚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见识和品德的文人。这首诗是他在真直院出使江东时所作,表达了对真直院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真直院被任命为使者前往江东时所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真直院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真直院出使江东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离别的情感。诗中,“一节铸黄金”和“翩然别禁林”形象地描绘了真直院的高贵和轻松离去的情景。“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则揭示了他在朝廷中的直言进谏和决定离开的决心。“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完成使命的喜悦。最后两句“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则通过比喻,赞美了真直院的高尚品德,使得江边的人们都对他表示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真直院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节铸黄金:比喻真直院的品德高尚,如同铸造的黄金一样珍贵。
  2. 翩然别禁林:形容他轻松地离开了朝廷的禁地。
  3. 几于言事日:表明他在朝廷中曾多次直言进谏。
  4. 已作去朝心:说明他现在已经决定离开朝廷。
  5. 有识愁虽结:表达了他虽然因离别而感到忧愁。
  6. 无惭喜自深:但内心深处却因能够完成使命而感到喜悦和无愧。
  7. 江边瞻使者:描述了江边的人们看着使者的情景。
  8. 谁不敬曾参:赞美了真直院的高尚品德,使得江边的人们都对他表示敬意,就像尊敬曾参一样。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节铸黄金”比喻真直院的品德高尚。
  • 拟人:“翩然别禁林”形容他轻松地离开了朝廷的禁地。
  • 对仗:“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对仗工整,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完成使命的喜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真直院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通过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诗人展现了真直院的高贵和轻松离去的情景,揭示了他在朝廷中的直言进谏和决定离开的决心,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完成使命的喜悦,最终通过比喻赞美了真直院的高尚品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铸黄金:比喻品德高尚。
  • 禁林:指朝廷的禁地。
  • 言事日:指在朝廷中直言进谏的日子。
  • 去朝心:指决定离开朝廷的决心。
  • 江边:指江边的景象。
  • 曾参:比喻真直院的高尚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节铸黄金”比喻的是什么? A. 真直院的品德高尚 B. 真直院的财富 C. 真直院的地位 D. 真直院的外貌 答案:A

  2. “翩然别禁林”形容的是什么? A. 真直院的悲伤 B. 真直院的轻松离去 C. 真直院的犹豫 D. 真直院的留恋 答案:B

  3. “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表明了什么? A. 真直院在朝廷中多次直言进谏 B. 真直院在朝廷中沉默寡言 C. 真直院在朝廷中受人排挤 D. 真直院在朝廷中受人尊敬 答案:A

  4. “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表达了什么? A.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忧愁 B.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喜悦 C.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无感 D.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愤怒 答案:A

  5. “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赞美了什么? A. 真直院的智慧 B. 真直院的勇气 C. 真直院的高尚品德 D. 真直院的权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这首诗也是送别友人的作品,通过对比可以了解不同诗人的送别情感和表达方式。

诗词对比:

  • 《送真直院出使江东》赵师秀 vs 《送友人》李白:两首诗都是送别作品,但赵师秀的诗更注重对品德的赞美,而李白的诗则更注重对友情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李白的诗作,可以对比不同朝代的送别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 秋日郊行 菊有黄花为彦逢弟寿 送延上人归云峰 水调歌头(追和东坡) 长相思 其一 相山集题作恨别 逍遥堂二首 追和东坡郭熙秋山示王觉民 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 和张咏老知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烟月作坊 片长末技 高标卓识 惠然之顾 牛字旁的字 魂飞胆战 倾巢 鼓字旁的字 省眼 碌开头的成语 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沐仁浴义 龝字旁的字 使智使勇 贾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