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27:35
自甘颜巷传家学,
敢比虞庠觌国光。
幸不北转求适楚,
宁须挟策去游梁。
下承上覆期相庇,
蒂固根深会益芳。
吾党未能冥一唯,
为裁狂简斐然章。
我甘心在这颜巷中传承家族的学问,
敢与虞庠相提并论,接触国家的光辉。
幸好我没有向北转身去寻求楚国的适宜,
宁愿手握书卷去游历梁国。
下面承载上面的希望,期望能互相庇护,
根基稳固而深厚,才能更加芬芳。
我们这个群体尚未能统一思想,
只能为修剪混乱而写下明白的篇章。
作者介绍:吴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表现出对学问的尊重和对自身家族教育的自豪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时期。吴儆作为一个在颜巷中传承家学的士人,表达了他对求学和传承文化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教育的自豪感和对国家文化的关注。开篇“自甘颜巷传家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族情怀,愿意在小巷中默默耕耘学问,不追逐名利与功名。接着提到“敢比虞庠觌国光”,将个人的学问与国家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下承上覆期相庇”,描绘了家族之间的相互支持,强调了稳固的根基与深厚的文化传承会带来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吾党未能冥一唯”则流露出一种对团体思想不统一的无奈,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家学与国家文化的深切理解与热爱,是一首具有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族教育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同时反映了对国家文化的关心与思考,展示了个人在社会文化传承中的角色。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吴儆的诗中提到他甘愿传承哪种学问?
“下承上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虞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