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岘潭(山)作》

时间: 2025-07-29 10:21:11

诗句

石潭傍隈隩,沙榜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0:21:11

原文展示:

《岘潭(山)作》
作者:孟浩然 〔唐代〕
石潭傍隈隩,沙榜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晨在岘潭边垂钓的情景。石潭旁边的景色幽静,沙滩上清晨的细浪轻轻拍打着岸边。我试着放下竹竿去钓鱼,竟然钓到了美味的鲫鱼。岸边有美人用金刀切鱼,她那纤细的手指将鱼肉切得红艳鲜美。于是,我感谢陆内史的恩情,但莼菜羹的美味又何足以传颂呢?

注释:

  • 岘潭:指的是岘山的潭水,环境幽美,适合垂钓。
  • 隈隩:隈,水边的曲折处;隩,沙滩或水边的沙土。
  • 查头鳊:查头,指的是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
  • 金错:金刀,形容美人在切鱼时用的刀具。
  • 陆内史:指陆士衡,唐代名士,以美食和文才著称。
  • 莼羹:莼菜做的羹,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烹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清逸,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事往来,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晚年,他闲居于山水之间,以垂钓为乐,表达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岘潭(山)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潭边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石潭的安静和沙滩的细腻,显示出自然的恬静与美丽。然后,诗人通过试钓的细节,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钓到的“查头鳊”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赞美,更隐含着诗人对生活趣味的追求。

接着,诗中提到的“美人骋金错”则为画面增添了人情味,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享受,仿佛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后,诗人对陆内史的感谢以及对莼羹的轻描淡写,表现出他对美食的淡然与知足,这种随和的心态让整首诗更显洒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体现了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石潭傍隈隩,沙榜晓夤缘。”描绘了清晨潭边的宁静环境,利用“傍隈隩”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场景。
    • 第二联“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表现了诗人垂钓的兴致,钓到鱼的喜悦。
    • 第三联“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以美人切鱼的细腻画面丰富了诗的情感,增加了生活的温馨感。
    • 第四联“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表达了对陆内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淡泊之态。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特别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石潭:象征宁静与自然,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环境。
  • 查头鳊:象征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馈赠,表现了诗人的钓鱼乐趣。
  • 美人:代表生活中的美好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 莼羹:象征传统美食,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查头鳊”指的是什么鱼? A. 鲤鱼
    B. 鲫鱼
    C. 黄鳝

  2.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孟浩然

  3. 诗中提到的“陆内史”是谁? A. 陆游
    B. 陆士衡
    C. 陆游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两者均以山水为题材,但孟浩然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人情味,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与空灵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望海漫兴 其一 再和谩书韵 其四 黄端四大士祝词 其九 记梦 与熊子嘏 其一 除夕闻花号步韵五首 其一 冬日独醉书感八章用少陵秋兴韵 其三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听涛歌 洪庆善挽词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闻所不闻 鬲字旁的字 朱里 静办 口字旁的字 颠倒是非 高耸入云 效死输忠 一毛片甲 痴呆懵懂 靑字旁的字 夫子之墙 香字旁的字 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修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